今天上午,2022年青島市首屆手造節在城陽區魯邦風情街隆重開幕。以“新動能 新手造 新創意”為主題的本屆手造節,獲得了齊魯大地廣泛的關注。優秀的手造藝人、企業家匯聚一堂,共同打造“山東手造·青島有禮”文化品牌,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風采。

傳承手造文化,欣賞手造藝術
開幕式上,進行了精彩的非遺項目演出,膠州秧歌、萊西木偶戲、城陽上馬剪紙、嶗山武術及城陽古琴表演讓觀眾現場領略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包括青島手造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在內的眾多有特色的手造精品在開幕式上進行了現場展示,來自青島七區三市的180家手造匠人和技藝大師紛紛現場展示別具藝術情趣的精準技法,展現出手造文化的有序傳承,讓大家直觀感受到手造行業絢麗多彩的身姿。




手造數字化、產業化發展
碧海藍天,山海相依,青島這座擁有著207個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7個各級文化產業園區的城市,岱青海藍間沉淀著文化,一陶一瓦里都藏著傳承。手造悠久的歷史傳承下,天生烙印了傳統文化基因,并在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以來,青島手造產業發展濃墨重彩,島傳統手造行業突破舊有體制限制,不斷積極創新,尋求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泊里紅席年產值400萬元;孫氏沉香遠銷全國各地,2021年營業額達到300多萬元人民幣;2021年平度草編從業人員達到2萬多人,年產值30多億元;青島貝雕的工藝品更是暢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手造”產業龐大的基數背后,更讓我們看到“青島手造”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的產業化發展潛力。為發揚傳統的手工藝文化的生產性,使之在今天的文創經濟、制造經濟中找到銜接點和發力點,青島報業集團在各方積極配合下,打造了青島手造產業融合平臺——“青島手造街”。


平臺以“手造產品銷售+手造文化傳播”的服務模式致力于手造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揚,以新零售方式運營手造文創產品,致力于手造文旅創意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在今天開幕式上,“青島手造街”產業融合平臺同日啟動,青島手造產業有望從此結束單打獨斗的局面,依靠整合平臺形成聚合動力,為青島以至山東手造的產業化和數字化發展,探索新的方向。
收獲碩果,期待未來

開幕式發布了一系列手造成果評選名錄,有為彰顯手造產業成果,打造手造產業品牌,重點培養手造產業化發展發布的青島手造“重點產業名錄”;有彰顯工匠精神,鼓勵手造工藝技能傳承發展的“青島手造名匠”;有展示手造高超技藝、精美作品,體現手造深刻文化內涵的“第一批山東手造·青島名品錄”;有為推動手造產業更好賦能鄉村振興、群眾致富發布的“第一批青島市手造鄉土名村”……

一系列手造相關成果為鼓勵手造技藝的傳播,進行手造產業的重點培養,支持手造業在鄉鎮中的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標示了明確的榜樣。



截至目前,手造節舉辦方已推出包括創新設計大賽、青島市少年手造設計大賽、非遺打卡、主題展覽和手造集市等多項手造相關活動。后續隨著手造節活動的深入開展,手造節舉辦方將同相關部門通力配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多項手造文創產品相關活動,傳播我市手造文化,做好手造活動落地實施,通過全媒體矩陣化傳播,保持傳播熱度,廣泛吸引各行業手造人才參與,努力將其打造成青島年度品牌文化活動。
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

傳統與時尚,厚重與精致,守正與創新,沉穩與活力。眼下的青島,正在發起一場關于“山東手造 青島有禮”的品牌建設工程,創意引領、創新驅動。這是時代給予青島的新機遇,青島必將承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擔當,不負所托,不負眾望,充分發揮手造節宣傳整合契機,去蕪存菁,守正創新,努力用好用活文化產業,挖掘培育手造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城市的時尚交融交匯,讓地區手造技藝與產業成為“山東手造”的骨干力量,讓青島燦爛的手造傳承在時代的大潮下煥發出嶄新的光芒。(智慧青島記者 趙振宇 張慕鑫 劉爽)
責任編輯:寧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