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8日訊 王建明是平度市瑞龍工藝品廠的小老板,最近,他正組織工友們加班加點趕制草編制品。眼下這批貨當天就要發往北京、濟南等地,每天發貨量上萬件。
別看現在市場一路暢通,回想幾個月前,王建明至今心有余悸。在平度,像王建明這樣的企業有90多家,加工的草編制品出口美國、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企業海外市場一下子萎縮了20%。
絕境求生,海外市場不暢,他們把目光轉向了國內。關鍵時刻,新河鎮政府及時落實各項政策,通過開發品牌讓企業免費使用、對企業減稅降費、退還電商人員保險、降低政府擔保費等,促進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新河草編國內銷售額突破3億元,下半年訂單量還在持續增長。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今年以來,平度市積極引導全社會特別是各類市場主體增強信心,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力守牢“保市場主體”這一關鍵,著力提升發展能級。
“從年初至今,我們先后修定出臺《平度市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無事不擾、有事必到”精準服務企業實施意見》等重磅文件,拿出6342萬元重獎380家企業,同時扎實開展‘我為企業找訂單’活動,全力抓好企業發展服務保障。”平度市有關負責人表示。
精準服務推動了企業業績“逆勢上揚”。青島天祥食品集團作為平度當地全產業鏈糧油加工企業,在政府的精準服務中堅持品牌引領、技術為本,瞄準細分市場開展精準營銷,積極參加各類展會和品牌直播活動,實現業績逆勢增長:1—8月份,企業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0%,超過2019年全年數據;銷售收入同期增長50%以上;產品出口實現了翻番的增長。
“高質量發展對產業鏈拓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緊緊抓住工業互聯網發展大勢,平度市與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戰略合作,積極推動“企業上云”推進互聯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3677家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主動觸“網”的不只有工業,為穩住并開拓各行業市場,平度市聯合杭州元派大片場、眾樂世界,在5月份啟動“聲”動平度新媒體創業大賽,打造本土“新媒體生態鏈產業基地”,通過挖掘和評出平度優質網絡紅人,協助企業開拓線上銷售新模式,利用網紅資源帶動旅游和產業雙效益。
位于東閣街道的上上媒產業園就是培育平度優質網紅的新陣地。“入駐產業園前,我們一天銷售老火腿也就200多根,現在每天銷售1100余根,月銷售額高達10萬元,我們的生產廠房也隨之擴大了一倍。”平度小微創業者金佳,今年入駐到上上媒產業園,在產業園無償提供的辦公優惠、搭建平臺、直播培訓中她嘗試直播帶貨,銷售額一舉躍升數個臺階。
“產業園自成立至今10個月,已吸納落戶企業28家,月銷售產值達400余萬元,預計年銷售總產值將高達5000余萬元。”總經理李書周介紹,產業園幫扶小微企業利用自媒體這一“放大器”優勢,借擴大內需的“東風”,打造出“自媒體 產業”的多元化業態,帶動了大櫻桃、蘋果、芹菜、櫻桃西紅柿等平度特色農產品及調味品產業鏈始終保持循環。
物流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任督二脈”。平度市發揮膠東半島核心區位優勢,加大物流產業園建設。在南村鎮,規劃總占地面積3000余畝的和華科技物流小鎮,首期高標倉的建成,已經吸引日日順、極兔速遞、申通達等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建成家電物流基地、電商分撥中心、大宗商品倉儲中心,臨空經濟北區首座現代化一站式智慧物流產業園規模初現。
產業園以“互聯網 物流 產業 金融 供應鏈”創新發展模式,資本、技術等層面多維度為供應鏈賦能,基于物流行業、客群、場景的不同特性,優化現有產品、服務組合及運營模式,致力于提供多行業、跨品類、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解決方案。
“和華科技物流小鎮的投入運營,極大提高青島乃至半島地區物流的周轉速度,市民和企業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快遞服務,彰顯立足青島、連接山東、輻射全國作用。”平度市有關負責人說。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馬英歌 通訊員 孫科強 張德杰)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