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服務職工群眾
市總工會多舉措推進“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走深走實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14日訊 自市委“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開展以來,市總工會以此作為推動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通過走訪調研、深入學習、體察實情,不斷優化整合工會資源、服務陣地,提升維權水平、搭建服務平臺,主動探索建立精準性、生活性、普惠性服務職工模式,全面提升全市工會干部政治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改革攻堅本領,有效解決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問題,奮力推動全市工會工作實現新突破。
市總工會注重優化整合資源,讓工會資源更好地服務廣大職工群眾。做好職工服務中心賦能增效、提升職工生活品質企業、服務職工基地、關愛職工公益伙伴等選樹試點工作,年內試點單位和項目不少于30個。全面推出服務職工“大禮包”,深入一線開展體檢服務,全年體檢1.2萬人,組織至少3000名一線職工療休養。開展心理健康普惠服務,擴大覆蓋面,惠及職工1000余萬人次,加大職工互助保障力度,全年職工互助保障會員將達到90萬人次,建設60處“職工智慧健康驛站”。
既注重發揮已建陣地的作用,又根據職工需求建設更多服務陣地,這是市總工會今年大力推動職工服務陣地建設的思路。據了解,今年市總工會將新建戶外勞動者驛站50家,建設新時代區域共享職工之家50個。在全國首創7家“青島?惠工家”職工服務項目,針對青島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業余文化生活單調、城市歸屬感不強等生活困擾,與多家公寓租賃企業合作,將累計服務職工1600余人,實現工會服務全領域、全時段、全項目覆蓋。組織開展“緣系一線”單身職工聯誼活動100場,全年服務職工1.2萬余人,各類服務陣地全年直接服務職工不少于500萬人次。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職責所在。為履行好這一職責,市總工會今年還將積極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全年將簽訂集體合同不少于800家,開展“工會普法大講堂”120場以上。提升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水平,推行4+6+X建制模式,將選樹80家星級創建示范單位,加大12345政務熱線案件辦理力度,確保辦件率保持100%,滿意率在98%以上。
此外,市總工會還將注重搭建服務平臺,全方位服務廣大職工。推行“青島工創貸”,年內將培育市級工友創業園、創業帶頭人、農民工之星各35個,深化工友創業交流合作,舉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帶創業論壇”,為新就業形態領域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半島藍色經濟蓬勃發展貢獻青島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萍)
責任編輯:王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