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互聯網是解鎖傳統制造業未來的鑰匙,也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某種意義上,工業互聯網能否持續走深走實,直接關系到青島實體經濟振興發展。
6月16日,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惠企月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里,青島將開展場景對接會、創新行業沙龍、入企診斷深度行、專業賽事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進一步打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堵點、卡點、痛點,助推更多企業向新經濟轉型。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出席活動并講話。

隨著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由起步期步入快速成長期,工業互聯網的創新和應用邊界亟待進一步拓展。一方面,通過新技術的持續引入和數據資產的加快盤活,催生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從大企業向更多中小企業“下沉”,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尤其是今年以來,奧密克戎病毒所帶來的疫情反復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更好發揮工業互聯網的力量,從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就變得更加迫切。
開展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惠企月系列活動,是青島今年在深化工業互聯網推廣應用舉措上的又一次“加碼”。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發力工業互聯網的城市,青島不僅形成了一批示范應用項目,也在推廣工業互聯網應用上形成了場景對接的創新打法。
今年,青島進一步升級,研究編制了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圖譜,助推供需雙方精準對接。同時,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開通,也為青島工業互聯網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以這些為基礎,惠企月的一系列組合拳勢必將釋放出更強的效應。
01、從有到優,工業互聯網亟待拓展邊界
隨著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由起步期步入快速成長期,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發展對于工業互聯網的訴求,逐漸由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優轉變。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迅猛。行業統計顯示,全國已經形成具有一定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個;5G工業模組、智能傳感終端等技術研究、標準研制和產業化進程加速推進;在機械、電子、能源等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形成上萬個應用案例和20個典型場景。

但與此同時,挑戰也依然存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就指出,一方面,我國工業門類眾多,工控協議復雜多樣,加大了設備互聯互通的難度。另一方面,不同企業數字化水平差異較大。
研究顯示,約40%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處于起步階段,約50%處于實施階段,僅有不足10%進入深化階段,亟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模式和應用場景。更重要的是,工業軟硬件自主創新水平亟待提升。
這就意味著工業互聯網創新和應用的深度、廣度亟待進一步拓展。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就明確提出,未來幾年將是工業互聯網結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應用環節要逐步從制造業企業的銷售服務等終端向研發設計等前端延伸,從單點改進向全局優化拓展,同時要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實施“云行齊魯 工賦山東”專項行動。以深化應用賦能為重點,山東將推動工業互聯網將進入千行百業精耕細作。
尤其是今年以來,奧密克戎病毒所帶來的疫情反復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更好發揮工業互聯網的力量,從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就變得更加迫切。
前不久,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個部門印發通知,明確以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為著力點,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發展生態,提出鼓勵大企業打造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數字化服務平臺,開發一批“小快輕準”低成本的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和場景。工信部表示,將會同有關方面,在今年年底為不少于10萬家的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促進10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
02、精進打法,青島工業互聯網迭代
開展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惠企月系列活動,是青島今年在深化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上的又一次“加碼”。
圍繞市委市政府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的部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今年創新提出開展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專項行動,并出臺《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 能級躍升”三年行動計劃》,將工業互聯網融入“四新經濟”的框架中,明確提出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為引領,進一步探索“青島能突破、山東能推廣、全國能借鑒”的工業互聯網發展模式,全面提升工業互聯網建設能級,助力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具體來說,在新技術融合方面,將推動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建設技術服務平臺、數據中心、標識解析節點等基礎設施,突破工業軟件、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為工業互聯網深度應用提供堅實的底座支撐;
新業態推廣方面,全力推動卡奧斯、橡鏈云等在庫培育的一百多家平臺做大做強,推動各平臺間進行數據共享與功能調用,并采用“組團式”生態模式對外賦能與輸出服務;
新模式場景開放方面,依托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場景分類標準,推動裝備、原材料、消費品等重點產業領域進行數字化轉型變革;
產業培育方面,通過構建工業互聯網原生產業發展政策體系,編制原生產業重點企業、技術、產品目錄,探索形成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
為確保目標實現,青島早早便開始行動。為更好釋放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在主動請戰的百余家平臺服務商中遴選出31家優秀代表,成立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突擊隊,面向有改造需求卻又改造難度大的企業,發起重點突擊,實現精準輔導。
場景對接是青島在推進工業互聯網上的創新打法。如何更加精進?為推動場景開放的創新舉措更好見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青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結合前期12大類、63小類場景應用情況及企業需求實際,研究編制了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圖譜,覆蓋8個重點行業,涉及平臺化設計、數字化管理等9個技術領域,較之前更為細致地梳理完成了9個一級、68個二級、194個三級技術分類,8個一級、27個二級、144個三級行業分類,幫助需求企業與服務商快速、準確、高效對接。
5月19日,青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正式開通,為青島工業互聯網發展加速“破圈”插上了一對更加有力的翅膀。作為具有顛覆性意義的網絡通信基礎設施,骨干直聯點的開通后能極大提升青島網間通信速度和質量,將有助于構建人機物全面互聯的現代生產制造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工業領域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形成更為細化、更為聚焦的應用場景。
03、多角度全方位,打出惠企“組合拳”
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惠企月系列活動從6月16日持續至7月19日,圍繞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為企業送上眾多“含金量”十足的專業服務與活動。
啟動儀式當天開展以及啟動的一系列重磅活動為整個惠企月打響了頭炮。
中興通訊供應鏈采購對接會就是新模式板塊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一個多小時的對接會里,來自半導體材料、精密制造、芯片設計等領域的優質企業與中興采購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和對接。中興通訊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中興將圍繞5G新基建、產業數字化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等領域與青島展開深入合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攜手更多青島企業共同成長。

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發揮價值的核心,推動平臺間數據互聯互通是當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痛點。隨著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系統的正式上線,青島在平臺體系建設上再次邁出重要一步。
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系統是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部署的一項重點任務,通過建設分析體系、搭建分析系統、采集平臺數據、分析產業現狀和采信結果數據,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產業統計監測體系,對于摸清平臺發展現狀、找準產業痛點問題、擴大工業運行監測等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工信部確定的區域試點城市,青島將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指標評價體系,優化服務模型,將監測分析成果及時反饋平臺企業,促進各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做大做強。
圍繞5G網絡建設以及推廣應用,青島市通信管理局發布《青島市“百城萬站 百企千例”工作方案》。根據方案,青島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5G網絡室內分布系統深度覆蓋提升工程,實現交通樞紐、商務樓宇、學校、醫院為代表的高流量區域的網絡深度覆蓋;積極探索研發設計、視覺檢測、視頻監控、智慧物流、巡監運維等重點工作場景的創新應用;小持續降低電信企業基站運營成本。

受制于資金、技術等原因,企業數字化改造想改但不敢改怎么辦?對此,青島為企業送上工業互聯網“惠企政策福利包”。福利包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青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面向廣大服務商征集匯總形成,涵蓋辦公信息化、工業軟件、生產管理、網絡通信與安全、診斷咨詢、智能制造等6大類共170余條優惠服務,通過產品試用期延長、服務費折扣、免費產品、免費咨詢、義務診斷等形式,為企業發展蓄勢賦能,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還將有2022青島市第一次工業賦能場景對接會、食品行業產業轉型升級與數字化轉型創新應用沙龍、“5G+機器視覺”行業應用沙龍、工業互聯網安全季、智能物聯網產業技術論壇、工業云場景應用軟件開發大賽、入企診斷深度行等一系列活動陸續舉行。
有理由相信,正在加速進化的青島工業互聯網,將為青島實體經濟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作者 | 孫欣 編輯 | 疾風

往期精彩內容正在開發,歡迎關注!如果您有意見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