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24日訊 今天,觀海新聞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青島市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新聞發布會獲悉,為整治交通秩序,緩解道路擁堵,提升城市品質,我市自即日起至年底,在全市范圍內發起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動。

近年來,全市緊緊圍繞規范交通秩序、打造良好交通環境的目標,做了大量工作,有力保障了全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暢通。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車、路等交通要素急劇增長,也產生了大量的機動車亂停亂放,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秩序混亂,行人亂穿道路等交通亂象,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這些交通亂象不僅造成了交通安全隱患,影響市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也損害了我市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質,亟待采取有力措施進行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
對此,我市將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作為城區交通擁堵治理的重要內容,納入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統籌安排,一體推進。我市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決定自即日起,在全市開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動。
期間,公安機關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堅持治標先行,標本兼治,嚴查嚴管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切實實現“道路交通違法行為顯著減少,停車秩序顯著改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守法率顯著提高,重點區域交通治堵水平顯著提升,道路交通精細化組織水平顯著提高,群眾出行的安全感滿意度顯著增強”的目標,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營造更加文明、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聚焦“七個目標”,持續發力攻堅
城市的道路交通是一個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建設品質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
年初,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33個部門和單位共同參與的市級“交通擁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統籌推進213個交通擁堵治理項目,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部署,市公安局結合全市“作風能力提升年”要求,切實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從現在開始到今年年底,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動,聚焦“七個目標”,發起攻堅,持續發力,確保取得實效。
道路交通違法行為顯著減少。通過整治,人車各行其道,車輛有序停放,無行人亂穿馬路、翻越隔離欄現象,無機動車、非機動車逆行現象,機動車禮讓行人,無車窗拋物、機動車亂鳴笛、駕車打電話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
停車秩序顯著改善。通過整治,主次干道及人行道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明顯減少,群眾反映集中的背街小巷、居民區、樓宇、商場等區域的車輛亂停亂放明顯減少,停車泊位設置規范,形成“依法停車、方向一致、守時停離、文明規范”的停車秩序。
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遵章守法意識顯著增強。兩類車輛掛牌率明顯提高,吸煙、打手機、逆行、闖紅燈、占用內側道路行駛、不佩戴頭盔等違法明顯減少,規范設置自主停放區域,車輛自覺入位停放。
重點區域交通治堵水平顯著提升。重點學校、醫院、景區及大型農貿市場實行“一校一策”、“一院一策”、“一場一策”綜合治理,輻射周邊區域,交通擁堵現象明顯改觀。
交通組織精細化能力顯著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高架路、主干道及周邊區域的交通組織優化科學合理,交通秩序亂點、堵點明顯減少,道路通行效率明顯提高。
交通設施建設管理水平顯著提高。行人過街、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等交通安全設施配置完整,交通信號燈、標志標線等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范。
群眾道路出行安全感顯著增強。交通安全宣傳氛圍濃厚,酒駕醉駕毒駕、涉牌涉證、超限超載及渣土車等交通違法明顯減少,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明顯下降。
堅持標本兼治,發起“六大攻堅行動”
道路交通秩序關系著廣大市民交通出行是否安全暢通,更關系著我市的城市品質和文明形象。近幾年來,隨著小汽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的快速增長,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本次全市范圍內開展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動,就是要集中整治交通亂象,努力為廣大市民創造一個安全暢通、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在具體工作中,將瞄準“七個目標”,堅持標本兼治,在全市范圍內發起“六大攻堅行動”。
文明交通宣傳攻堅行動。廣泛宣傳發動。組織開展文明交通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活動,警媒聯動,全方位宣傳報道,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實施警示曝光。公開曝光擾亂交通秩序的突出違法和不文明交通行為,曝光主體責任不落實的企業和單位,形成震懾效應。強化輿論引導。從法律法規、社會責任等方面,對交通陋習及其嚴重后果深刻剖析,專題報道,全面提升廣大市民的安全交通意識、文明交通意識。
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治理攻堅行動。精準分析研判。運用智慧交通大數據,分析出行特點,確定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違法行為,有針對性地采取查處和源頭治理措施。嚴查交通違法。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強化路面管控,嚴查爭道搶行、逆向行駛、闖紅燈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形成嚴管嚴治的高壓態勢。規范停放秩序。依據《山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協同有關部門,在具備條件的區域,規劃設置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停放區域,規范停放秩序。強化協同共治。建立聯動機制,定期向有關企業平臺推送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情況,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考核,采取疊加處罰措施,督促企業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
停車秩序整治攻堅行動。嚴查車輛違法停放。加大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老舊小區、醫院、學校、商圈等重點區域巡查力度,嚴查嚴處機動車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為,保持嚴管態勢。壓實街道、社區網格管理責任。有機融合警區與社區網格,結合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發動志愿者和群防群治力量,及時勸阻違法停車,共同規范停車秩序。督促落實門前包保責任制。協同屬地街道辦事處,督促臨街機關、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商場、小區物業等單位,主動管理好門前停車秩序,落實“門前清”管理責任。完善道路停車泊位設置。根據停車需求和道路通行條件,完善停車泊位及配套設施,最大限度地增加路內限時停車泊位。緩解市民群眾“停車難”問題。加快“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建設,實現智慧導停、智慧導流。
重點區域交通亂象整治攻堅行動。強化綜合治理。聯合教育、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對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重點區域,通過整治違法、限時單行、優化流線等綜合舉措,改善重點區域交通秩序。整治占路經營,聯合城管等部門,集中整治占路經營的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聯合屬地街道辦事處及城管等部門,持續開展重點路段、重點區域的地樁地鎖、僵尸車、雜物堆放占路整治,清除交通秩序管理死角。
重點交通違法嚴查嚴處攻堅行動。嚴查突出交通違法行為。路面執法和視頻抓拍相結合,重點整治機動車亂變道、闖紅燈、不禮讓行人及行人亂穿馬路等交通違法,規范道路通行秩序。嚴查酒駕、醉駕及大貨車違法行為。持續開展路查、夜查行動,嚴查酒駕醉駕及大貨車超載、超速等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強化全民共治。發動社會力量,依托社區網格,組織民輔警、志愿者、網格員上路,勸阻制止道路交通違法,維護重點路口、路段交通秩序。
城區堵點交通組織優化攻堅行動。治理交通堵點。全面梳理交通堵點亂點,采取遠端疏導、道路微改、交通微循環、信號調優等措施,消除交通瓶頸,提高通行能力。強化指揮調度。在早晚高峰時段和重點區域路段增派警力,加強現場指揮疏導,保障通行秩序。做優引導服務。充分利用公安信息化和大數據研判全市道路交通狀況,通過高德、百度導航、交通廣播臺、誘導屏、微信微博等平臺,及時動態發布路況信息,為廣大市民出行提供精準的服務。
瞄準“兩大痛點”,精準施策
針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停車難和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違法多發兩個問題,本次整治行動也將在路面管控和管理執法方面開展更多工作。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停車難問題備受關注。停車難和亂停車問題產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停車泊位供需矛盾的加劇。目前,全市停車泊位存在較大需求缺口,泊位需求量為124.1萬,現有泊位量僅76.2萬,停車泊位缺口為47.9萬。同時,道路停車泊位在停車泊位總量中的占比也過高。過高的路內泊位比例導致道路的交通功能降低、交通擁堵加劇、交通安全隱患增加。依據有關標準,道路路內停車泊位的比例不宜高于8%,而我市市內三區及嶗山區的這一比例已經遠遠超過8%。另外,我市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建成年代較早、道路窄、停車設施未配建或配建不足等問題,居民停車剛性需求大。
據了解,停車秩序治理堅持“提高基本泊位供給,有效解決基本停車;控制出行泊位需求,合理滿足出行停車”的理念,通過整治亂停亂放、規范設置停車泊位等措施,提升交通運行總效率。同時,協同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門,深挖潛力,采取立體停車、錯時共享、規范管理、交通微循環等綜合手段,不斷滿足居民基本停車需求。此外,還將引導市民樹立有償用車停車觀念,以價格為杠桿、以管理為推手,形成“停車必入位、入位必收費”的停車觀念。并持續加大路面管控力度,通過嚴格執法,控制無序的停車需求,不斷規范停車秩序。
而針對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違法多發問題,本次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集中整治行動,將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全域嚴管,整治的重點是駕乘人員闖紅燈、爭道搶行、逆向行駛、不禮讓行人、不佩戴頭盔、駕駛時使用手機、不按規定車道行駛、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為。
其中,整治的重點時段是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集中通行時段,尤其是早中晚高峰時段、傳統節日以及農村地區市集日、工作日中午送餐高峰時段;整治的重點區域是城市主干道,快遞、外賣車輛集散區域,以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多發、秩序混亂、事故多發的道路和區域。圍繞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全市交警部門將設置固定崗位和專項執法小分隊,嚴厲查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的各類交通違法行為。
在路面管控執法中,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將做到“見違必糾、糾違必處、處罰必嚴”,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對于輕微違法、初次違法的駕乘人員以警示教育和勸阻為主,對于闖信號、逆行等違法行為將依法予以嚴厲處罰。
在整治工作期間,交警部門還將與外賣平臺、快遞企業積極協作,實行人車綁定,建立檔案、數據共享,強化視頻抓拍系統應用,交通違法信息及時推送企業,實行疊加處罰,落實內部管理。同時,在執勤執法中,堅持嚴格執法與熱情服務相結合,在保證嚴格執法的同時,尤其為快遞外賣駕駛人提供交通管理方面的便利和保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文/圖)
責任編輯:陳海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