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島城部分學校周邊商店有售 醫生:硼砂中毒嚴重可致死 市場監管局:盡快對此事進行調查
日前,一款網紅玩具在江蘇省被要求集體“下架”,它就是潛藏危險的“假水”玩具。不少家長反映,此類玩具在學生中非常流行,這種膠狀的玩具成分不明,有些還屬于“三無”產品。那么,這款“假水”玩具在青島是否存在?它的成分是什么?主要存在哪些安全隱患?早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現場:
學校附近商店發現“假水”玩具
近日,記者兵分兩路對青島市內部分小學附近的文具店、玩具店和批發市場進行了調查。
首先,記者來到李滄區華樓山路一小學附近的幾家文具店和小賣部,看到有的店里把“假水”玩具擺在柜臺附近的貨架上。這是一種瓶裝膠狀玩具,透明的瓶子里裝著粉藍色的或者是乳黃色的膠狀物,瓶子上的標識大都是日文或者韓文,又或者寫著“果味假水”等字眼。標簽都非常簡單,標簽上諸如生產日期、廠家信息、成分列表等信息,完全沒有標注。“4塊5一瓶,很好玩,孩子們都喜歡。 ”服務員熱情地介紹價格,卻對“假水”玩具的成分一概不知。記者看到附近的幾家文具店也都有售這種“假水”玩具。
這種叫做“假水”的玩具,似水非水,既能像水一樣流動,又能捏來捏去,不會消失,特別受一些青少年兒童歡迎。 “我家孩子就很喜歡這種玩具,各種顏色的都買過,后來我看包裝盒上什么標識也沒有,擔心里面有不安全的成分,就給孩子收起來了,畢竟三無的東西怎能讓人放心。”家長馬女士說。

調查:
店主提示“假水”玩具別吃
為了探尋進貨渠道,記者又來到了利津路小商品批發市場。幾番調查,卻找不到半點“假水”玩具的蹤跡。批發商中更有甚者,一聽“假水”玩具便臉色陰沉。記者在很多店里能夠找到名為“起泡膠”的玩具,同樣是用塑料小盒裝著的膠體,同樣沒有廠家、日期、配料。隨后,記者在一名玩具店老板那里打聽到,前幾天這一帶被“查”過,記者詢問的“假水”玩具已經下架。
隨后記者又趕到臺東六路小學附近的幾家文具店查看情況,當記者問起“假水”玩具時,服務員便將記者引向二樓。記者發現,在二樓樓梯口的貨架上擺著滿滿一架子的 “假水”“起泡膠”玩具,塑料瓶里的顏色也是鮮艷奪目。記者找到了一款帶有生產廠家和配料表的“假水”玩具,標簽上顯示生產廠家來自浙江義烏,主要材質為“純凈水、PVA、甘油、食用色素”,同時,標簽上注明了“禁止食用”字樣。在另外幾家文具店,店主也會提示:禁止食用。

說法
“假水”玩具中多摻硼砂
記者查詢得知,以“假水”為代表的膠體玩具在全國各省都有銷售,但是這種玩具并不安全。玩具的膠質里多含有硼砂,在小孩子把玩過程中,玩具里的硼砂容易接觸黏膜造成中毒,甚至于皮膚接觸都能夠引起少量硼砂進入身體,長此以往對孩子危害很大。
那么,“假水”玩具為什么要加入硼砂呢?有專家表示,常見的膠水流動性非常強,可塑性就比較差,加入了硼砂或者是一些原料以后,就會使膠水的性質發生一些改變,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使玩具可塑性變得很強。人一旦誤食以后,會產生頭暈、干嘔等一些不良反應,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記者隨后將情況反饋給了青島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盡快對此事進行調查。
延伸:
硼砂中毒嚴重可致死
醫生表示,成年人攝入硼砂1至3克就會出現中毒現象,超過10克就可能會致死,嬰幼兒2至3克可能就會致死。那么,硼砂中毒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
據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迎軍介紹,硼砂是一種可溶性物質,最常見的硼砂中毒,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還會出現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針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玩這種玩具確實有安全風險。
硼砂中毒并沒有特效的解毒方法,而且硼砂容易在體內積蓄難以排出。一旦發生了中毒或者誤食情況,應該及時采取催吐洗胃的方式,不慎接觸,應該及時清潔皮膚,然后進行對癥治療。
專家建議,對于這種玩具家長要做好監管工作,讓孩子不要接觸。
鏈接:
買玩具認準“3C”標志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童車、電動玩具、塑膠玩具、金屬玩具、彈射玩具、娃娃玩具等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 (簡稱“3C”認證),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加中國強制性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對列入目錄的產品未經認證,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可處5萬元至20萬元的罰款。確認兒童玩具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主動召回。
除了“3C”標志外,消費者在購買玩具時還可從“試、聞、看”等方面入手進行力所能及的判斷。例如可以拉一拉小零件是否結實、繩索是否過長,看一看表面是否光滑無毛刺,摸一摸有沒有銳利的尖角等,聞一聞有無殺蟲劑、油漆、防腐劑等刺激性氣味,看看有無認證標志等。(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實習生 劉子期 王玉瑩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