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標“上合之貝”雛形初現
青島如意湖商業綜合體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未來將涵蓋展覽、會議、活動、商業等多種業態
隨著綜合館最后一榀管桁架的吊裝完成,青島如意湖商業綜合體項目主體結構全部封頂,海匯繁花、珠貝生輝的“上合之貝”建筑形象雛形顯現……6月28日下午,記者從上合示范區管委會獲悉,上合示范區的“龍頭”項目——青島如意湖商業綜合體項目迎來階段性新進展。據悉,該項目建成后,將充分融入“上合元素”,打造集展覽、會議、活動、商業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

青島如意湖商業綜合體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總用鋼量約3萬噸,打造城市新地標
青島如意湖商業綜合體項目屬于上合示范區的“龍頭”項目,被寄予打造城市新地標的重擔。
該項目承建方——中建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如意湖商業綜合體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勘察設計大師崔愷及其設計團隊牽頭設計打造,項目由1個綜合館、1個多功能館和5個元素文化展示區組成。項目位于上合示范區核心區,總建筑面積16.8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8.63萬平方米,地下8.25萬平方米,總用鋼量約3萬噸,以“海匯繁花”“珠貝生輝”為設計主題,以“海”“花”“珠”“貝”為核心意象。
“該項目的亮點在于其外形,采用連續起伏的金屬屋面,巧妙結合建筑功能,設置一圈珍珠形采光窗點綴在屋面上,猶如一串明珠項鏈鑲嵌在扇貝上。”承建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外側結合拉索幕墻打造超大尺度觀海視野,力求體現青島的濱海特色、山東的文化底蘊和中國開放包容的時代形象,助力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綜合館采用大跨度倒三角魚腹式空間雙曲管桁架結構形式,最大跨度110米、高度達8米,屋蓋面寬約220米、進深約179米、最大高度40米,鋼構件用量達1.45萬噸,桿件數量超過1.5萬件,用鋼結構的“力量美”充分展示和表現出項目綜合館屋蓋的“貝殼造型”。
快速建造,展示“上合加速度”
項目自正式開工以來,克服疫情等多種挑戰,堅持“快”字當頭、“干”字為先,歷經14個晝夜完成60余萬立方米淤泥質土開挖外運、20萬立方米土方換填工作。高峰時期36臺樁機同時作業,31天完成7304根預制方樁施工,28天完成元素區和會議區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30天完成綜合館地下主體結構施工,創造了建設領域新的“上合速度”。
項目堅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3月23日完成地上首根鋼柱吊裝,4月15日實現地下室主體全面“正負零”,5月12日完成綜合館屋面梁首吊,6月26日實現地上主體結構全面封頂,用實際行動踐行快速建造之責。
記者了解到,建設過程中,項目每根構件均有特點,且多為空間不規則異形構件,為構件加工、裝配和焊接造成了較大困難。同時,由于施工機械種類多,數量大,焊接和裝配難度高,倒三角魚腹式空間雙曲管桁架安裝、吊裝及焊接作業人員高空作業難度大。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項目團隊科學安排施工流程,協調機械車輛和構件加工,保障項目施工高效平穩推進。
如今,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面和宏大場景在上合示范區處處上演。目前,示范區核心區在建項目40個,總投資494億元。其中,普霖新材料等總投資237億元的18個項目將于年內投產;上合技術創新綜合體等20個總投資162億元的項目年內開工。同時,核心區內重大功能載體項目“火力全開”,如上合組織國家青年創業中心項目正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今年部分樓棟將實現主體封頂,為包括留學生在內的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年來華創新創業、經貿合作、崗位見習提供服務。核心區各載體項目全速推進,將進一步改善和提升核心區內的城市面貌和能級,一座具有濃郁上合風情的現代化國際新城呼之欲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青島日報2022年6月29日2版
青島日報2022年6月29日2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