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記》2022年全面升級打造全景系列紀錄片《探尋青島硬科技》,7月25日正式上線

縱觀歷史長河,制造業是推動一座城市興盛的長期要素;站在新的風口,高端制造更是衡量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而科技創新,則是高端制造實現突破的一把金鑰匙。青島,這座有著悠久制造基因的城市,如何以科技為引領,在高端制造領域脫穎而出,我們希望求索——
于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青島日報社(集團)對《青島制造·考工記》傳播平臺進行了全面升級,全力打造出體現青島制造企業“科技之硬、科技之美、科技之炫”的全景系列紀錄片《探尋青島硬科技》。 該欄目以“以往鑒今,展現青島制造轉型升級歷程;聚焦當下,解讀青島企業技術突破路徑”為主題,通過人文熱度圍繞“硬科技”這個中心主體來展開敘述,從而“見人、見事、見精神”,引發人們對青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思考,為青島制造業戰略轉型提供一定的“智庫”支持。該欄目將于7月25日正式在觀海新聞客戶端及旗下矩陣推出。

一汽解放打造的高端卡車
“硬核”的科技需要“硬核”的影像來記錄。《探尋青島硬科技》擯棄了以往同類紀錄片“大而全”的敘述手法,以小切口代入大主題,從某一項核心科技產品的技術突破入手,全景視角全方位展示高精尖技術,一花知春帶出整個行業的風向,深入淺出講述國產化替代的攻堅之路,保證欄目的專業性、權威性。
“硬核”的科技也需要具有人文思想的“軟性”手法來敘述。創作團隊深知,科技垂直領域的紀錄片往往因晦澀的科技語匯、傳統的拍攝手法、平緩的剪輯節奏等程式化表達,導致與觀眾產生一定的疏離感。《探尋青島硬科技》保證專業性的同時兼具人文感,撇去大部分生澀難懂的硬知識普及,用一個個關于“技術創新”的人文故事串聯在一起,將晦澀的科技知識用趣味盎然的細節講述出來,把硬科技拍出濃濃的人情味,從而提升大眾的接受度。

能代替6名消防員的特種機器人
經過近2個月前期實景拍攝,青島日報社(集團)觀海新聞專業的攝制團隊將用鏡頭語言記錄一個個鮮活技術創新案例,展示青島制造業在各領域銳意創新的風采;專業的策劃團隊對行業大咖觀點背后的國際背景、最新趨勢,進行精細化解讀;專業的推廣團隊整合青島日報社“報、網、端、微”四大矩陣資源,進行全方位欄目品牌包裝及外部推廣,力求打造揭示青島高端制造“進擊”之旅的爆款IP。

節能減排的氫燃料發動機
據悉,《青島制造·考工記》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青島日報社(集團)近年全力打造的全矩陣平臺,之前推出的《考工記之企業家訪談錄》《考工記之工匠說》等王牌欄目,強調融宏大時代背景與微觀個體回憶于一爐,通過訪談、外景拍攝等眾多形式繪就出一個個真實而深邃的“青島制造”故事,以高度的專業性和濃厚的人文特色,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贊譽、收獲了大量的忠實用戶。《探尋青島硬科技》也將以科技引領、技術創新為切口,繼續在“青島制造”這個大框架下深耕垂直領域。
責任編輯:郝媛媛、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