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2日訊 近日,“十個一”伴我陽光成長——2020年城陽區“區長杯”中小學生藝術比賽舞蹈專場決賽在區實驗二中報告廳舉辦,來自全區32所學校的1000余名中小學生登上舞臺,一展優美舞姿。
今年是“區長杯”中小學生體育藝術系列比賽走過的第10個年頭。相比往年,今年的比賽有了更多“陽光”新意:一是首次增設網上復賽環節,為更多因距離較遠參賽不便的學生搭建了展示平臺,全區中小學校共選派了96支隊伍10000余名中小學生參賽,參賽隊伍數量為歷年之最;二是本屆比賽決賽首次通過愛城陽APP實現了全程現場直播,點擊量超過11萬人次,社會關注度大幅提升,進一步彰顯了“陽光辦賽”理念。
陽光是城陽的基因,是城陽最濃厚的底色。作為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近年來,城陽區扎實推進“陽光城陽2.0”建設,將陽光具有的公開透明、溫暖普惠等內涵,融入社會治理體系各個環節,以陽光沃土厚植“藝美城陽”美育工作品牌,充分展現全區中小學生歡樂、時尚、活力的陽光心態和陽光生活。先后制定《城陽區中小學藝術教育五年發展規劃(2015—2019)》和《打造“藝美城陽”品牌搶占美育高地作戰方案(2020—2024)》,通過實施美育普及推進、美育標桿社團建設、美育品牌賽事打造、美育緊缺人才引進、美育一線師資培養、美育評價體系構建等六大工程,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美育發展新路。
美育普及工作高水平推進
深化美育課程教學改革,自主研發“多維樂動(5C)”美育教學模式,在中國教育學會第二屆音樂教育大會上做經驗介紹;探索“美育與學科融合”新路徑,將美育滲透至各學科教學和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各領域;全面推行“藝術課長短課”,開發美育校本課程,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全區中小學生至少掌握一項藝術才能。
充分發揮美育科研的引領和支撐作用,豐富美育課題特色化內涵,先后確立國家級課題9項、省級課題12項、市級課題21項、區級課題32項。區實驗二小《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中的傳承研究》被國家教育部確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子課題。
打造“十個一”伴我陽光成長品牌,突出頂層設計,制定印發《城陽區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累計建成“十個一”項目資源庫6000余項,全區中小學校“十個一”項目開展率、全區中小學生參與率、成長手冊建檔率均達100%;推動美育技能高質量普及,積極開展“非遺項目進校園”,城陽街道正陽路小學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校。
美育標桿社團高水平建設
2008年,城陽區成立教育藝術團,藝術團采取單獨編班、抱團發展培養模式,每年投入經費60余萬元,用于加強硬件建設、聘請專家、打造原創作品等,同時配備優質專業及文化課師資,確保學生專業、學習兩不誤。2012年,城陽區投入經費380余萬元在區實驗中學成立青少年交響樂團,先后與中國海洋大學藝術系、青島音樂廳交響樂團簽署戰略合作計劃,每年投入經費35萬元,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到團指導。
經過多年努力,兩團先后榮獲多項國家級展演一等獎,參與國際、國內重大演出活動百余場;先后培養出500余名畢業生考入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美國羅格斯大學、德國漢諾威音樂和戲劇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目前,全區共有12所學校仿照區教育藝術團辦學模式成立校級藝術班,19所學校成立學生管樂團,9所學校納入青島市中小學生藝術團。
美育品牌賽事高水平打造
自2011年起,城陽區每年舉辦“區長杯”中小學生藝術比賽,下設舞蹈、合唱、戲劇與戲曲、朗誦、器樂、行進管樂6項專場比賽,構建“班級—學校—街道—全區”四級競賽平臺,全區中小學生參與率達100%。在“區長杯”比賽推動下,城陽美育工作實現彎道超車,在歷屆全國展演中取得佳績,每年獲省、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數量占全市一等獎總數的三分之一,居省、市首位。
美育緊缺人才高水平引進
近年來,全區每年堅持按照招聘教師總數10%的比例招聘一定數量的美育師資。在此基礎上,2008年起,城陽區按照“急需緊缺人才”招聘模式,先后錄取13名來自法國第戎國立音樂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中國海洋大學、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等一批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畢業的專業素養扎實、教學能力過硬的美育教師,有效緩解了全區美育高精尖師資不足的問題。
美育一線師資高水平培養
組織舉辦“走出去、請進來”交流活動,每年選派優秀美育教師赴省內外知名高校參加培訓,每季度舉辦美育師資全員培訓,先后邀請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亞洲業余交響樂團、維也納宮廷樂團、維也納音樂大學等國內外頂尖藝術專家到我區授課指導;常年邀請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院長趙宇、李軍,山東師范大學理論教學部主任張力等專家到區舉辦講座并指導學生社團訓練;成立“張力合唱指揮名師工作室”,對全區遴選的16名優秀音樂教師進行130課時的合唱指揮系統培訓,著力打造一批美育專家型教師。
美育評價體系高水平構建
將美育整體工作納入學校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讓“軟任務”成為“硬指標”。一方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五百工程”,每年投入經費100余萬元,為全區中小學生建立藝術素質成長檔案,并引進第三方機構對全區中小學校藝術素質測評工作進行抽測,抽測結果納入教委辦及學校年終績效考核,確保全區中小學校藝術素質測評抽測率、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成長檔案建檔率,測評覆蓋率、抽測合格率均達100%;另一方面將藝術學科納入初中學業水平測試,采取“過程管理+終結測試”模式,開發網絡題庫平臺系統,實現2020年全區初中畢業生測試全覆蓋。
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若履通衢。未來,城陽區將繼續圍繞“陽光城陽”建設新五大工程核心理念,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加快建設青島內聯外通的中央活力區步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力耕不息,為學生創造幸福美好的陽光生活篤定前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段存曉 趙雅楠)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