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再不聽話,就把你扔進垃圾桶”,這句話,不知道是多少人小時候的噩夢?
沒想到,上海真的有家長這么做了。“親媽把兩歲孩子當街扔進垃圾桶”的話題最近上了熱搜。
據新聞坊、新聞晨報等媒體報道,在視頻中,一名約兩三歲的小男孩站在一個黑色大垃圾桶內,不哭也不鬧,仰著頭望著圍觀的路人。
事發時有一名女子,抱著孩子扔進了垃圾桶,圍觀的保安、居民和志愿者在不停指責丟下孩子的女子。
此時,站在垃圾桶里的小孩渾然不知自己的處境,瞪著一雙大眼睛望向垃圾桶外的人。
事發地點為上海市寶山區的保利葉上海小區。據路邊一家超市的老板娘說,事發于10月8日上午9時許,一女子騎著電瓶車帶著自己的小孩來到寶太路上,剛到不久就與路上的一位女環衛工人吵鬧了起來。
“她說來找她老公,這個環衛工人是她老公的前妻。”超市老板娘回憶,爭執了兩句后,該女子就把小男孩扔進了垃圾桶里,騎著電瓶車走了。幸好當時還早,垃圾桶基本是空的。
保利葉上海小區的保安回憶,當時小男孩的母親扔下孩子就走了,小男孩只是哭了一小會兒就安靜下來。
當事環衛工人選擇了報警,民警到場后不久,孩子的親媽因擔心孩子安危也返回了現場。
經民警調解和教育,小孩的母親已經將孩子帶回。
一位事發時恰好路過的居民說:“小孩沒有什么大礙,但是成為兩個大人之間賭氣的‘工具’,真有些可憐。”
該事件在網上發酵之后,引發了廣大網友的憤怒:孩子不是泄憤工具,這樣的人怎么配做家長!
還有網友說:雖然孩子沒有大哭大鬧,但這么做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家長這么做太不負責任了!
真不明白孩子媽媽受了什么刺激,竟然把憤怒的情緒發泄在兩三歲的親生兒子身上!我們不去探究她究竟遇到了什么問題,就算她丈夫做了錯事,就算丈夫的前妻對不住她,她也不該拿不諳世事的孩子出氣啊!說俗氣些,她這叫做傻事,說文雅一些,是這個母親的性格極不成熟。
我們說一個女人,一定要做好了心理準備再生孩子。當你決定把一個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時,就應該承擔起供養他、教育他、保護他的責任,無論遇到什么事,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遇到特殊事情,要為孩子犧牲自己的一些時間和利益等等,這才能算是個合格的母親。事件中的女人顯然沒有做好當母親的準備,至少在心理上沒有準備好,所以才會做出遇到不快就用孩子做出氣筒。
現在,最流行的一句話是:幸福的童年會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這句話,足以證明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內心的健康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在這件事里,雖說那個男孩只有兩三歲,但如果他記事早,這件事完全可能留在他的記憶里。他顯然被這突如其來的事嚇懵了,他沒有任何抵御的能力,只能驚恐地看著身邊的陌生人。
奉勸那位年輕的媽媽,不要小看這件事,雖然遇孩子沒有受傷,也沒有危險,但卻很有可能給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層陰影。很可能因為這件事,孩子會對媽媽、對家庭產生懷疑,懷疑媽媽不愛自己,懷疑家庭不夠安全。如果長期在這樣的陰影中長大,孩子就會沒有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后做事總是沒有自信,他們遇到困難也不愿意麻煩別人,常常一個人死撐著;他們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煩惱很久,特別在意別人眼光,擔心自己不被別人接納和喜歡;他們不敢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害怕說錯話做錯事,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比起同齡的孩子,他們會考慮更多的問題,會為一件事情猶豫很久,不敢決策;不敢去嘗試新的事物,害怕自己不熟悉的環境……總之,無論做什么事,這種人在心理上就輸于其他人了。
很多家長拼命地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就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他們想過嗎?技能不行只會影響孩子的一陣子,但心理不健康卻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真希望不要再看到這樣的新聞了!(青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