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協助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核酸檢測。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2日訊 今天下午14時,觀海新聞記者在位于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浮東小區周邊的一處社區廣場上看到,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市民每人佩戴口罩,前后隔開一段距離、有序地等待檢測。每位居民的咽拭子取樣工作只用幾秒鐘就可完成。為讓疾控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取樣,諸多街道社區工作人員、樓組長、志愿者等從事登記、貼條、維持秩序等外圍工作。
14:10左右,浮東小區居民劉先生完成了核酸取樣工作。“我特意請假來社區進行檢測,從排隊到完成取樣,大約等待了40分鐘。居民們來了就自覺排隊,現場秩序挺好的。”香港中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黨建辦主任羅群告訴觀海新聞記者,接到全員核酸檢測通知后,香港中路街道按照青島市、市南區有關部署,于昨晚七八點鐘開始在社區試運行檢測取樣工作。“居民對待核酸檢測工作很積極、很配合,昨晚上我們還沒發通知,很多居民看到我們在這搭臺子,就主動在這排隊檢測了。”
觀海新聞記者看到,在該檢測點上,若有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特殊人群,會有志愿者主動上前協助他們優先進行檢測。
羅群介紹,按照市南區統一要求,每個社區共設置2-3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點。香港中路5個社區共設14個檢測點。每個點從早上5:30分一直運行到晚上11:30分。“11號晚上試運行檢測時,工作人員忙到了零點。”
據悉,每個檢測點上,疾控采樣人員早中晚三班輪替,社區工作者等人輔助進行采樣場地及周邊的定時消毒工作。在樣本采集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垃圾、待檢測人員口罩、紙巾、餐盒等生活垃圾,均作為醫療垃圾收集放入黃色垃圾袋中統一處理。
“檢測現場需要較多工作人員從事維持秩序等外圍工作,社區工作者缺口較大,所以昨晚上我們在企業聯絡群中,發布了招募30名志愿者的信息,沒想到一會的功夫,轄區的天使救援、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農商銀行、東營銀行等企業的工作人員就主動報名,參與協助到這幾天的檢測工作中。”羅群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文/圖)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