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3日訊 為深化立德樹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校園落細落小落實,引領和規范學生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市教育局組織專家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擬定了《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十個好習慣”(征求意見稿)》。現面向全市公開征求《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十個好習慣”(征求意見稿)》修改意見和建議。市民可在10月16日之前通過電話85912275或電子郵箱qdjyjtw @163.com等方式聯系市教育局思政德育處。
“十個好習慣”的制定要求體現六個方面:一是體現時代性。“好習慣”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為依據,要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能夠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教育規律,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科學的教育理論支撐。
二是體現主體性。“好習慣”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行為養成可感可知可踐行的生活情境,更加重“日常”、重“細節”、重“行為”;不苛求押韻對仗,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體現全面性。“好習慣”要將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抓手,立足學校、基于課堂、走進家庭、貼近生活,從學生文明行為習慣、良好學習習慣、健康生活習慣等方面提出具體而詳細的建議,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四是體現創新性。“好習慣”要結合相應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我市實際,富有創意,有獨到的見解。對每個學段學生的行為要求各有側重,同時關注學段的銜接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連續性。
五是具有規范性。“好習慣”語言文字要符合規范,表述生動流暢,富有感染力。每個類別“好習慣”以10條為宜,每條好習慣原則上不超30字。
六是具有推廣性。“好習慣”要體現時代特點,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和貼近實際,通俗易懂、簡潔明快、易于傳播,具有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