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外賣到了,請取一下。我看門口有袋垃圾,順手給您帶下去吧~”
“您好,您有快遞要郵寄嗎?到您小區門口了……”
近些年來,送餐上門、快遞到家等服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也催生了一批外賣和快遞小哥隊伍。為此,城陽區城陽街道充分發揮其走街串巷、遍布城鄉的優勢,創新舉措,加大宣傳教育,邀請新就業群體加入文明創建和城市治理隊伍,推動其融入基層治理,為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貢獻“新”力量。
廣泛宣傳,樹立比學趕超“新風向”
為讓更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了解創城工作,街道組建黨建指導員隊伍,到新業態企業發放《給“新”朋友的一封信》和《文明創城倡議書》,做調研、摸需求、解難題,同新就業群體結對子、交朋友,從而引導他們摒棄“局外人”思想,樹立“主人翁”意識,實現自身身份認同和情感凝聚,從“我”做起,積極主動加入文明幸福家園創建當中。
多管齊下,打出行為規范“組合拳”
人手一輛電動摩托車或三輪車,是外賣和快遞小哥的標配。然而各大商圈寸土寸金,停車難、停車亂等問題成為創城中的“痛點”;天氣炎熱,部分騎手忘記戴頭盔、行車不規范等問題成為創城的“堵點”。為此,街道多措并舉、多管齊下,積極協調商圈物業劃定騎手專用停車位、邀請交警利用早會時間給騎手強調交通安全知識、在小哥聚集地打造“新心向陽”服務驛站,極大程度地破解了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的“中梗阻”問題。
建強隊伍,蹚出創城行動“新路子”

依托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利用外賣快遞小哥等走街串巷、熟悉樓宇社區的優勢,成立街道新就業群體兼職網格員隊伍,并定期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加強管理和業務指導。發揮其“移動探頭”作用,通過“隨手拍”“隨時傳”的方式,及時發現并反饋城市建設中的各類問題,巡訪不文明行為,做好文明監督勸導,助推問題整改。截至目前,已有33名快遞和外賣小哥成為這支隊伍的一份子。
“我們外賣這一行,最需要的是認可和理解,現在做了兼職網格員,感受到了政府對我們的關注和認可,我們感覺很暖心。”美團外賣小哥王磊如是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