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0日訊 誰家有“空巢老人”,誰家需要代辦業務事項,誰家有殘疾人,誰家需要上門核酸檢測,誰家下水道不通……社區內的大事小事,在他的小本本里都有記載。從事網格管理工作以來,他堅守網格初心,心懷群眾平安,用心辦實事、解難事,他就是萊西市水集街道黃海路社區府后街網格管理員孫啟峰。

疫情有我,小網格撐起大平安
在2020年年初,因疫情防控的需要,作為一名退伍老兵的孫啟峰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了一名社區網格員,日積月累地用心付出、耐心對待、細心呵護,讓他從開始的網格“新兵”慢慢蛻變,成為如今居民口中的“貼心人”。在此期間,孫啟峰一直堅守抗疫一線,核實外出居民、走訪外來住戶、為獨居老人送口罩、為居家隔離人員送溫暖……忙得一刻不停。2022年3月份疫情爆發,孫啟峰更是沒有退縮、沒有怨言,不顧個人安危,不計小家得失,義無反顧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管是助力核酸檢測工作,或是開展“敲門行動”人員摸排,還是在小區卡點執勤,他都全力以赴,用“網格力量”守護群眾的健康安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網格”的身影。
全民疫苗接種開始后,孫啟峰以身作則,率先接種,并以身說法,積極引導社區的居民們及時接種。在他管理的府后街網格,他通過“逐戶進、逐人核、逐人過”的方式,對未接種的人員進行摸排,每到一戶,特別是未接種的老年人,更是耐心向老人及其家屬講解,接種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對相關防疫知識進行普及,幫助老人打消心理顧慮,對身體不便的老年居民,他更是自己出車出力,協同他們接種疫苗。

不忘初心,勤奮好學強本領
網格員工作面對的是千家萬戶、家長里短,因此工作中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做到“因事施策”。萊西市水集街道正在全力打造“黨建統領、一網治理、平戰結合、精準服務”的社會治理新模式,作為開展好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主體,孫啟峰深刻感受到,新形勢下的社區治理工作對網格員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名網格員,要認識網格工作的重要意義,努力提升網格工作的服務水平。我們網格員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威信,我需要加強學習,提高應對復雜情況的工作能力?!?因此,對于街道、社區組織的各類網格員培訓,他都積極參加,并利用工作之余,主動學習有關知識及上級方針政策,更是自學《民法典》,充實自己的法律知識,幫助調解鄰里糾紛,更好地幫助居民維護合法的權益。孫啟峰說:“只有自己明白,才能在工作時給群眾講明白”,“既然干了,就要干好”,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撲在網格工作上的初心。
風雨無阻,一心為民樹新風
作為一名網格員,孫啟峰清楚地知道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因此他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四勤”:腿勤,每天到轄區和樓棟內走一走;嘴勤,多與居民溝通,不懂的問題就多問領導和同事;手勤,做好工作記錄和日志;腦勤,多思考多反思,如何將工作做好。
今年夏季極端天氣多發,需做好防災各項工作。孫啟峰接收到市級平臺通過網格通APP下發的暴雨預警信息,上級要求要及時做好預警宣傳,防患于未然,他便立即在網格居民群里公示,提醒居民防范。他所在的府后街小區屬于老舊小區,為預防小區內積水倒灌,他拿起雨傘,不顧即將到來的暴風雨,到轄區內巡查。夏天的雨說來就來,他仍然冒著大雨對網格內兩位老人反映自己家漏雨的情況進行了實地查勘,一直到確認沒有安全隱患和次生災害隱患后才結束巡查。“真是太感謝了!要是沒有你的幫忙,兒女也不在家,我們還真是不知道怎么辦!”面對老人一聲聲感謝,孫啟峰覺得淋透了衣服也很值得。
為全面做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高社區文明程度和全民文明素養,孫啟峰積極響應,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將創城工作和網格工作相融合,進行入戶走訪宣傳。走訪中,每到一戶,他都認真聽取居民反映的訴求以及將排查到的路面破損、暴露垃圾、鄰里糾紛、私搭亂建等問題一一進行登記,能立即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積極上報,由社區協調有關部門予以解決。
為民辦事,小網格解民憂
“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開展以來,孫啟峰積極響應萊西市水集街道“下沉一線辦實事”活動,充分發揮自身網格員常態化聯系群眾優勢,對于群眾反映的需求和問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就自行幫助居民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依托網格通APP實行上報,由社區和相關部門協同解決,切實解決小區居民的困難事、煩心事,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孫啟峰在走訪入戶時,碰到黃海路社區居民史某想辦理居民養老保險到齡補繳業務,但苦于年紀大、兒女不在身邊,也不熟悉流程,一直耽擱著。孫啟峰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幫助她拍照、準備材料、利用“網格通APP”申辦業務。在整個辦理過程中,被服務對象史某無需出門,咱們網格員孫啟峰全程代理幫辦,服務上門,充分發揮好“網格通APP”的便民作用,通過網格服務代辦線上線下雙軌運行,實現群眾辦事“網上辦、馬上辦、不見面、零跑動”,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打通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就這樣,從敲門走訪到上門談心,孫啟峰與居民交起了心、做起了朋友。如今,孫啟峰一踏進黃海路社區府后街小區,一路都是“小孫來了”的親切招呼。孫啟峰說:“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我將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社區網格員,用心、用情、用力為居民做好每一件點滴小事,就是我的工作價值和人生價值?!保ㄇ鄭u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孫培超 任振華)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