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靜發芽老枯樹在夜里長出一根新枝丫而我在爸爸媽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長大是一件很難的事上一次和爸爸媽媽告別的時候我學會了忍住不哭我就知道自己長大了……”
前不久,由盧中強作曲,老狼聯袂青島小歌手張栩宸演唱的公益作品 《偷偷長大》MV在即墨古城舉行的 《即墨十三月》民謠黑膠唱片首發式上正式曝光。童稚且純凈的歌聲,伴隨著老狼的輕聲吟唱,讓這首來自于大山里留守兒童們創作的作品有著動人的力量。而小歌手張栩宸正是早報之前“青島音樂燃勢力”系列報道中的人物之一,年僅10歲,前途不可限量。
小柯引薦
小嫚合作歌手老狼
此次能夠合作歌手老狼,張栩宸也是經歷了層層選拔,最終從全國70余位小歌手中脫穎而出,而“做媒”的正是著名的音樂人小柯。2019年,張栩宸報名參加了2019青島原創音樂扶持計劃,作為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她的表現就極為引人注目,當時擔任大賽評委的音樂人小柯老師也不吝贊美之詞:“什么是好聽的音樂?一定是最為嫻熟的技巧和孩子一樣的童真。從這意義上而言,張栩宸展現出了原創音樂的最大魅力。 ”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場比賽,初試啼聲的張栩宸給小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得知十三月唱片的老板、即《偷偷長大》這首作品的曲作者盧中強,想要尋找一位聲音純凈的小歌手的消息后,小柯通過青島DJ立波與張栩宸取得了聯系,力薦她來試音,而此時盧中強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聽過了70余位孩子的演唱,卻沒料想自己的耳朵被這位小女生征服,旋即拍板張栩宸與老狼合唱。之所以選中張栩宸,盧中強透露說,現如今學習聲樂的孩子很多,他們比較強調技巧,相反張栩宸的聲音更為輕靈,這種不加修飾的聲音更為純真與動人。
今年的9月26日,張栩宸剛剛過了10歲生日,對她而言,能夠與偶像合唱,也是一份最好的生日禮物,張栩宸告訴記者:“自己從6歲的時候就喜歡老狼叔叔的歌,后來開始學吉他了,學會演奏的第一首歌曲也是老狼的《想把我唱給你聽》。 ”
不同凡響
曲作者為她重新編曲
《偷偷長大》這首歌曲是張栩宸與老狼隔空錄制完成的,原本計劃在今年國慶節期間舉行的即墨古城民謠之夜上進行合作首演,但因老狼的行程有變,改由張栩宸與曲作者盧中強同場獻藝。
從安靜的錄音棚到人氣爆棚的現場演出,這對于張栩宸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張栩宸的媽媽透露說,錄制過程中,有專業老師的指導,以及相對封閉的環境,張栩宸表現不錯,對于作品的完成度也很高。但是在如此之大的舞臺上首演,張栩宸也是有些緊張,“此外,由于盧中強老師太忙了,幾乎沒有排練的時間,只是在兩人登臺之前合了一遍。 ”不過,素來要求嚴苛的盧中強對于張栩宸的表現極為認可,他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說,本來只想找到一個干凈的聲音,為這首公益作品前的詩歌部分擔綱念白,但在聽到張栩宸的聲音之后,他改變了主意,特意找人配器,重新編曲了一個兩人合唱的鋼琴版本,由張栩宸與老狼完成,“為了適應張栩宸的聲線,老狼還特意降調配合演唱。 ”
張栩宸告訴記者,演出現場,青島籍著名音樂人欒樹也來了,她在錄音棚里還與欒樹合影了,“欒樹叔叔問我是用鋼琴還是吉他進行創作,他在得知我的左手比右手要大一些的時候,甚至還鼓勵我說,這是老天爺賞飯吃,因為這樣更有利于吉他的演奏。 ”
據介紹,張栩宸與老狼合作的這一作品《偷偷長大》收錄在十三月唱片制作的首張民謠黑膠唱片《即墨十三月》中,目前該唱片正在制作過程中,由欒樹擔任制作人,收錄了青島本土原創音樂人的力作佳品,其中不乏本土音樂元素與流行音樂的多元跨界,如融合了即墨非遺柳腔的鹿京周作品《柳腔新編》,張尕慫則將自己擅長的西北民謠嫁接了即墨盲人大鼓書,推出了跨界作品《即墨亂彈大鼓書》。此外,這張黑膠唱片中還有欒樹的作品《自在·滋味》,以及本土音樂人趙海龍的作品《即墨小巷》等。
幕后故事
留守兒童寫出動人詩歌
《偷偷長大》這首作品的創作緣起要追溯到B站與央視聯合推出的一部系列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其中《長大》一篇聚焦的是云南保山昌寧縣漭水中學的一群寫詩的留守兒童。留在山區讀書的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懂事特別早,“就連爸媽離開他們,去遙遠的地方打工,他們都不會哭,不會鬧。 ”詩歌,便成為了他們情感的翻譯器。他們的詩歌在受到關注之后結集成《大山里的小詩人》出版,老狼讀過之后,被詩集中兩首描寫長大的詩歌吸引,希望用音樂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山里孩子的才華與內心,由此便誕生了公益行動主題曲 《偷偷長大》。
但是從小在蜜罐中泡大的城市孩子,很難理解留守兒童的心路,對于張栩宸來說也是如此。為此,在演唱這首歌曲之前,張栩宸在媽媽的幫助下做了許多的案頭工作,“《偷偷長大》最難的部分在于情感的表達,盧中強老師也不停地跟我們強調要去體會揣摩大山里那些孩子們的心理,這樣才會有共情,才會更動人。”為此,張栩宸不僅看了紀錄片,還把詩集買回來仔細研讀,“對于10歲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沒有辦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內心的那種情緒,但是我相信她一定能夠感知到大山里的孩子與她目前生活環境的不同,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沒有衣食無憂的寵溺,8歲的孩子就要獨自當家,照顧4歲的妹妹,家中只有一只老狗陪伴左右。 ”張栩宸的媽媽告訴記者,張栩宸看過了留守兒童的境況后很受感動,在得知此次民謠之夜的活動會把這些大山里的孩子也請到現場時,主動表示要把自己演出賺到的錢拿出來,“給這些大山里的孩子買上兩件漂亮的衣服。 ”
如果說歌中的留守兒童期冀著有一天能夠走出大山,那對于張栩宸來說,更希望能夠走出屬于自己的一方音樂世界,現如今,她正為此默默努力著。目前張栩宸正在進行鍵盤、吉他、貝斯、聲樂等專業課程的學習,每天在完成學業之余,還要拿出一到兩個小時進行音樂練習。
遙想去年年初,張栩宸還在媽媽的帶領下,躲在角落里聽民謠音樂會,臺上,“忙碌的貓”酣唱正歡,臺下,在鼎沸的人群之外,張栩宸大聲跟唱,卻沒想到17個月后,自己就有機會站在舞臺上為大家演出,這位年僅10歲的小姑娘告訴記者:“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我有一個大大的音樂夢想,希望慢慢地去實現。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