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大話西游與河南衛視聯手打造的《少年奇妙游》于近日上線。作為首檔全影視化拍攝的游戲國風晚會,《少年奇妙游》以少俠李長風下山游歷、尋找“仁義禮智信”五件信物的故事為軸,以一系列凝練了中華傳統文化、飽含人文意趣的創新節目為梭,邀請朋友們重回大唐盛世,在江湖中探尋人生真諦。

制作團隊拍攝足跡跨越大半個中國,涉及20多座城市,從雪山到沙漠,從日出到日落,精雕細琢每一幀畫面。一個半小時的晚會,既像一本奇幻電影、又似一局冒險游戲,奇峰迭起、妙趣連連。
節目內容還與游戲設定之間做了深度、自然的融合。唐小妹和大話西游經典角色夢幻聯動、“洛神”變身成“龍女”……不論是網易大話西游的資深玩家,還是河南衛視的忠實擁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朋友,都能在《少年奇妙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彩蛋。

《灞橋折柳》以五音相邀 展示中國民樂的獨特格調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中“折柳相送”的意境。而《少年奇妙游》則用《灞橋折柳》這個獨特的節目,用五種樂器巧妙糅合五首離別詩,帶世人感受中國民樂的獨特格調。
五音(宮、商、角、徵、羽)是中國古代的傳統音律,也是中國民樂所特有的格調。
《灞橋折柳》則以五音為核心載體,對應五種傳統樂器,分別為:琵琶、古琴、笙、二胡、笛子。為了讓情境演奏的色彩更加突出,導演組又用五種樂器各引出一首知名的唐代送別詩,結合二胡的娓娓引入、古琴的境道深邃、笙的歡快和暢、琵琶的糾結凄美和笛子的空靈遠揚,沉浸式的展現五種友人間送別的濃重情緒和意境。

如何能讓五種樂器各有發揮,又別具生香,是導演組要破的題。
據音樂制作人介紹,最終完成的作品,是以古曲《陽關三疊》作為主動機,為二胡創作了一段全新的旋律,作為情緒推動,琵琶奏出了經典的《十面埋伏》,最后民樂合奏再次回歸《陽關三疊》。“可以說《灞橋折柳》是集獨立創作、多古曲融合為一體的作品,在風格上面我們還運用了氛圍電子樂,其中一些內蒙呼麥等音樂元素的使用比較有特色。”

《灞橋折柳》雖是送別,但絲毫沒有哀婉之意。《少年奇妙游》中,少俠李少風在繁華的長安城結識了琵琶花魁顏如玉和瀟灑公子神秀生,三人游盡長安夜景又天亮作別,有“山高水長,江湖再見”的少年意氣在。相聚時以“禮”相待,離別時以情相送 ,五種樂器將相呼應,道盡了友誼的至高境界!
《盛景長安》用魔性舞步感受大唐盛世、萬國來朝
在《少年奇妙游》中,《盛景長安》是最特別的一個存在。不同于其他獨立的節目,它采用了歌舞劇的表現方式,邊走邊唱,邊看邊跳,帶觀眾沉浸式領略長安的盛世繁華。而在這個“盛景長安”的夜晚,主角李長風完成了內心深處對于信念的堅定。
節目伊始,燈火通明鼎沸熱鬧的長安夜景拉開了這“奇妙夜”的序幕。船宴和胡旋舞則無疑是當時“潮人”最愛打卡的“網紅項目”。

中國的船宴自古有之。到了唐朝,船宴成為當時較為流行的一種宴會方式。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云:“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他任杭州、蘇州刺史時期,還舉行過一次別開生面的船宴:他命人做成100多個油布袋子,裝好酒菜,沉入水中,系在船的周圍隨船而行。開宴后,吃完一種菜,又隨意從水中撈上另一種菜,賓客們被弄得莫名其妙,不知酒菜從何而來。“懸酒炙于水中,隨船而行,一物盡,則左右又進之,藏盤筵于水底也。”但這無疑是當時的風尚。

主創團隊介紹說,《盛景長安》邀請到國內優秀音樂制作人張渠、舞蹈編導張鵬、服裝設計師李昆、文學顧問谷小龍聯合加持,曲調朗朗上口,歌詞提到了長安熱鬧集市的西域美食,胡旋舞蹈動作也力求符號化、標簽化。
不論是熱鬧的船宴,還是瑰麗的胡旋舞,節目組都是希望通過這個節目,從美食、美景、潮玩、歌舞等各個角度,展現經濟文化的璀璨奪目,喚起觀眾的民族自豪感。

《水語游龍》憑一身膽色突破自我,創造水下幻境
自從去年的《洛神水賦》之后,水下舞蹈成了河南衛視的又一個王牌。如何做一個不一樣的水下舞蹈?如何自我突破?《水語游龍》是導演組交出的答卷。

“智者樂水”,《水語游龍》對應的是“智”這個篇章,講的是李長風來到渭水河畔,聽到村民們口中的“水怪作祟”之后,腦中產生的幻境——巨怪“避水驄”制造出了水患,龍女與它共舞,最終馴服了它。李長風也因此得了靈感,為村民們智解了水患。

為了能為觀眾呈現一個惟妙惟肖的水下幻境,導演組擬定了一個包含水下舞蹈、摳像、CG制作、動畫模型搭建的節目方案。
之前主演《洛神水賦》的舞蹈演員何灝浩,此次變身“龍女”。但這次的表演,也給她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除了舞蹈難度增加了很多外,她還需要和虛擬的動物進行交互:被小魚吻醒,跟魚群一起舞蹈,馴服避水驄……

“這一次的拍攝有大量的懸停,在不借用任何外力的情況下在水中懸浮靜止,對水下的技術要求非常高,而且在控制表情動作之余還要表演,尤其是這次是加入了無實物表演,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突破。”何灝浩說。
因為這次的角色是龍女,為了保證在水下時灝浩的頭發不會亂掉,化妝師用幾十個發卡和N多魚膠強行固定頭發。雖然“頭上像被針扎一樣難受”,何灝浩依然為了貢獻完美的演出,多次潛入滿載600噸水的潛水館中。
測試時,她的“龍角”經常跟衣服纏繞在一起,衣服長長的拖尾也總是拽著她往下沉。最后導演組只能忍痛把拖尾剪掉了很多,就有了如今大家看到的“短打”版龍女的造型。(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周潔)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