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爾冬升執導的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發布首支制作特輯,從創作的視角走近六十多年前“國家孩子”的故事。爾冬升導演及眾主創通過鏡頭,將“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從史書資料變成銀幕光影,只為讓更多觀眾了解這段真情往事,感受中華民族跨越血緣守望相助的無盡大愛。
為了全情還原真實原型,劇組與草原天氣斗智斗勇、在間距超百公里的場景間奔波、運送道具造風制沙……導演爾冬升都感嘆“可能是拍過的戲中最困難最復雜的一部戲”。影片將于9月9日全國上映。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上世紀六十年代,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糧食不足的威脅,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將3000多名南方孤兒接到大草原,展開了一段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
爾冬升導演及眾主創透過鏡頭,將這段充分體現中華民族跨越血緣守望相助的動人故事搬上銀幕,不僅希望更多觀眾了解當年的草原往事,更希望通過全情還原這段傳奇故事,讓大家感受“堅韌內斂的中國人,從來不懼怕天災和困難”的精神力量。
責任編輯:單蓓蓓
作為一部故事發生在內蒙古草原的影片,《海的盡頭是草原》整個劇組,大部分時間駐扎草原,輾轉各個場景,也經歷著極大的拍攝難度和制作難度。各個場景距離遙遠,最遠的距離超過100公里,草原的自然環境也是極大的不確定因素,拍攝中不僅有變幻莫測的天氣,還有隨時起隨時停的風沙,這讓導演爾冬升感嘆:“場景的距離非常困擾,比我想象中的復雜,可能是我拍的戲中,制作過程最困難最復雜的一部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