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在9月2日舉行的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模范表彰大會上,山東司法行政系統14個集體和25名個人受到表彰。其中,青島有一個單位和一名個人受到表彰。
青島市法律援助中心被授予“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
山東省青島監獄第十三監區第三分監區分監區長、一級警長滕恒樂被授予“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青島市法律援助中心的簡要事跡
青島市法律援助中心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司法局黨委領導下,堅持民生引領,不斷深化便民舉措,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務。創新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全域指派”一體化服務機制。制定出臺《關于在全市推行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全域指派”工作機制的意見》《青島市法律援助受理點工作管理暫行規定》,強化法律援助資源全市統籌,實現在青島市域內不區分案件管轄,群眾可實現無差別、一站式辦結法律援助申請審批指派手續,新機制還與我市首創的法律援助膠東“五市通辦”機制相銜接,構筑起法律援助“市域內一體化服務、膠東五市跨城通辦”便民大格局,打造出法律援助區域協作典范。
暢通24小時服務的“12348”熱線,全國首創“熱線+人民調解”糾紛化解新模式。熱線實現7*24小時接聽服務,并拓展公證、司法鑒定、勞動仲裁、商事仲裁等咨詢服務內容,完善夜間值班工作機制,并實現12348熱線與12345熱線聯動服務,提升整體服務效能。著力發揮熱線接話量高、法律需求集中、接話律師專業化水平高的優勢,依托熱線平臺自主研發設計調解工作系統,創新完善調解工作機制,通過“12348”熱線組織對來電糾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摸索出一套適合“12348”熱線調解工作特點的調解模式和工作流程,讓群眾通過一個電話也能化解矛盾糾紛。
統一案件質量標準和卷宗目錄,保障服務質量和滿意率。將援助案件進行科學分類并細化評分標準,對會見、閱卷、歸檔、出庭等環節提出明確要求。統一全市法律援助案件卷宗目錄,強化援助機構辦案質量監督。制定并推廣使用15種常用法律援助格式文書、9種常用法律文書范本,將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要求和辦案程序規范,細化落實到辦案格式范本中;實行“一案一袋”指派工作微改革,配套印制了《承辦法律援助案件資料袋》,督促承辦人時刻緊繃“辦案質量”這根弦,以案卷質量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保障辦案質量不斷提升。
聚焦地鐵、公交、商業廣場等關鍵陣地,實現“一站式”服務宣傳全覆蓋。通過地鐵站臺、車廂所有顯示屏以電視展播的方式播放宣傳片,每天分11個時段,在全市除11號線外所有地鐵線路同步滾動播放。借助地鐵線路龐大的人流量,為公共法律服務宣傳提供廣泛的受眾,獨特的傳播環境也極大增強了公益廣告的有效接受率。通過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五區約120條公交線路、1600余輛公交車、2000余塊車載電視屏,每天分10個時段同步滾動播放。依托萬象城商場超高的人氣和關注度,通過萬象城戶外LED廣告屏展播宣傳片,以每月一周、每天120-150次的頻率滾動播放,營造出濃厚的公共法律服務宣傳氛圍。
滕恒樂的簡要事跡
滕恒樂,中共黨員,1998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青島監獄第十三監區三分監區分監區長、一級警長。從警23年,他始終堅守在監管執法一線,默默奉獻、擔當實干,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初心和入警誓詞。
2017年3月,滕恒樂到十三監區三分監區擔任分監區長。他主動圍繞犯情信息收集研判、危險性評估、矛盾調處等工作狠下功夫,通過深入開展獄情排查、罪犯入監甄別、個案信息收集等活動,查清摸透犯群中的危險因素,狠抓重點罪犯的日常管理、教育矯治、包夾管控,多年來累計牽頭排查化解分監區罪犯矛盾隱患100多件,實現了改造秩序的持續穩定。
滕恒樂始終堅持把安全穩定放在首位,對新下隊罪犯他都第一時間開展閱檔、談話,及時了解罪犯的犯罪事實、家庭情況、改造歷史和身心健康情況,從改造初期開始研究建立針對性、個性化、動態調整的改造策略,注重發揮勞動改造助力罪犯思想改造、行為矯正、回歸安置的積極作用,不斷提升罪犯教育轉化質量。
滕恒樂一直秉持精誠團結、艱苦奮斗、敢于奉獻的工作作風,帶領分監區全體警察主動作為、團結奮戰,圓滿完成了監獄黨委、監區黨支部交予的各項工作任務。疫情防控期間,他主動參與封閉執勤、備勤,探索建立了每個專班“每周進行一次規范考試、一次清監、一次內務衛生檢查、一次收出工隊列檢查”的“四個一”工作法,確保分監區各項工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模式下保持平穩有序運行;工作中,他積極扛起“傳幫帶”“以師帶徒”責任,經常與監區、分監區青年警察互動交流,手把手傳授寶貴經驗、工作心得,幫助他們快速、扎實成長,為監獄工作培養了多名青年改造能手,分監區精準轉化案例成果連續兩年被司法部收錄并在省級以上權威刊物發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