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5日訊 從13日夜間開始到14日白天,我市普降小雨,殊不知這里還有人工增雨呢。近期,我市有效降水少,部分地塊土壤表墑較差,對冬小麥在適播期內播種造成一定不利影響。市人影辦抓住14日降雨天氣過程組織開展了2架次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這也是我市“空中國王C90”新型增雨飛機第一次執行增雨作業任務。

今年以來,我市降水偏多,但汛期結束后,我市降水明顯減少。特別是近期,進入秋收秋種的關鍵期,10月11日各區市土壤墑情監測結果顯示,全市平均大田各層土壤相對濕度為:10厘米72.3%、20厘米81.6%、30厘米86.4%、40厘米86.5%、50厘米89.3%,平均土壤相對濕度為83.2%。目前全市農田土壤墑情基本適宜,部分地區表墑較差。根據專家建議,墑情不足地塊一定要造墑播種。
按照飛行計劃,14日6點15分,增雨飛機準時起飛,8點30分,完成增雨任務返回流亭機場。9點35分,增雨飛機再次升空,開展第二架次飛機增雨作業。飛機增雨作業影響面積覆蓋全市范圍,累計飛行4小時40分鐘,燃燒機載碘化銀煙條40根。
此次新型高性能飛機首飛成功實施增雨作業,對改善我市土壤墑情、促進冬小麥播種和出苗、降低森林火險等級、改善空氣質量、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姚菡)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