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5日訊 10月13日凌晨三點,江海英把最新數據統計上報后才在辦公室趴著休息會。
“聯系檢測單位統計下最新的檢測數據”“盡量再給我們調配50臺設備吧,現在采樣需求很大”“我們能不能加派力量到流亭街道支援一下社區采樣”“咱們家能不能再加加人手,增加下檢測量”……聯系街道社區做好檢測人員臺賬、聯系檢測公司調配檢測任務,電話聲此起彼伏,沒有一刻停歇,這是江海英這幾天在城陽區疾控中心的辦公常態。
10月11日以來,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排查無癥狀感染者,防止疫情蔓延,根據疫情分析研判結果, 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安排,城陽區立即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流調排查和核酸檢測工作,打響了3天內完成全員檢測的陽光戰“疫”,防范疫情這根弦在每個“疾控人”心中再次繃緊,城陽區疾控中心全員上線,全天在崗,說話的語速更快了,走路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這場全員檢測的陽光戰“疫”中,江海英所在小組負責協調全區內所有的檢測資源的統籌安排,城陽區八個街道上百個檢測點每天幾十萬人的檢測樣本需要送到哪一個檢測機構,每家檢測機構每天的最大檢測量是多少,都需要她們第一時間掌握。統計好當天全區的已檢人數和送檢樣本后,還有根據第二天的預計檢測數量,做好臺賬、安排部署,做完這些工作通常要到下半夜。自11日晚接到任務,江海英就沒回過家。13日早上天剛亮,江海英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隨時聯系檢測機構,實時掌握各檢測機構數據情況,動態調整做到資源最優化、效率最高化。
這是一場戰役,嚴陣以待、有條不紊的戰役。城陽區疾控中心聞令而動,全員投入戰斗,流調排查、技術培訓、人員物資迅速到位。10月11日,下午完成中心全員和街道基層衛生機構技術培訓,夜間緊急安排部署全員檢測任務。
按照城陽區全員核酸檢測的工作要求,城陽區疾控中心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還要負責城陽區直機關、省市駐城陽機關單位所有人的核酸檢測。剛剛做好當天應檢盡檢工作的城陽區疾控中心采樣組還沒來得及休息,轉身就投入了新的陣地,緊急調配人手、物資,通宵整理需采樣的人員數量和名單,布置好檢測場地。“接到任務后,我們首先根據人數、單位進行初步的檢測時間段劃分,在通知待檢測人員按時間前來檢測,這樣可以減少排隊壓力,減低對待檢測人工作時間的損耗,從快從優完成檢測任務。”負責中心采樣調度的楊俊峰對記者說到。10月12日,城陽疾控中心人群涌動、秩序井然。在合理安排和及時調度下,城陽區疾控中心僅用一天多的時間在中心大院完成了9千多人采樣,基本完成城陽區直機關、省市駐城陽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核酸檢測任務。
但這項采樣任務對中心采樣組來說,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城陽全區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和冷鏈及相關從業人員的實時、及時、定期檢測依舊持續進行中。與采樣組相伴的還有中心的實驗室,城陽區疾控中心檢驗科9人加班加點輪流倒班,超負荷運轉,24小時不停歇,實驗室一天檢測量最高達到30000份標本,確保檢測結果及時準確,為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
此時,城陽區疾控中心流調組、密接組也不曾有一刻放緩腳步、未有一秒放松心情,“24小時待命!”他們如是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徐婷)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