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5日訊 企業、企業家是青島開放發展的絕對主角。為了讓這些企業家“主角”們寫好“劇本”,講好“故事”,青島一方面搭建起舞臺,一方面甘當“場務”,全流程管家式服務、配合全球優質資源匯聚,讓企業家們在青島揮灑創意、大放異彩。
市紀委監委在實踐中敏銳察覺到,營商環境的很多問題,背后都涉及紀律作風問題。“我們不能把維護紀律嚴肅性、提供紀律作風保障、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說在口頭上,落在紙面上,必須找準著力點,深挖服務企業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根’和‘本’,有針對性地破除作風積弊,回應企業訴求,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主動監督、精準監督,這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實現更高水平‘三轉’的具體實踐。”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此,今年4月起市紀委監委在堅持和鞏固去年“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紀委監委在行動”工作成效基礎上,改變路數、升級打法,開展“為企業護航—紀委監委在行動”,圍繞“項目落地、政策落實、涉企服務、企業感受”四條主線,瞄準部門系統、基層單位損害營商環境的“末梢梗阻”和服務企業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運用逆茬刮鱗法、順藤摸瓜法,打出精準監督“組合拳”,著力為企業發展清航道、除暗礁、排險灘。截至目前,各級共發現各類問題1469個,處置問題線索293件,提出監督建議136條,督促整改解決問題917個,贏得了廣大企業的點贊。
不僅如此,“護航行動”著力清除黨員干部、公職人員中不擔當不作為的“官油子”“釘子戶”“絆腳石”“頂門杠”,目前已組織處理185人,黨紀政務處分37人,努力建立“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政商關系,營造出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和良好營商環境。
由點及面,樹立問題解決長效機制
“我們公司現在訂單量非常大,急需加大投資、提升產能,但國有土地不動產產權證遲遲辦不下來,沒有證就辦不了抵押貸款,公司就無法擴大生產規模,甚至面臨大量訂單違約的風險!”今年5月,面對前來走訪調研的膠州市“護航行動”項目落地組人員,位于膠州市洋河鎮的青島容大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姜燕愁容滿面地傾訴道。
原來,在幾年之前,青島容大木業有限公司就打算對廠區地塊辦理國有土地不動產產權證手續,但因歷史原因,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兩規”不統一,無法出具規劃條件,這一地塊國有土地不動產權證的辦理也就被擱置了起來。說起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姜燕也很無奈,“說起來,兩邊都沒錯,可這就難為了我們企業。”
了解到情況后,膠州市“護航行動”工作專班積極督促膠州市自然資源局、規劃服務中心等部門集中“會診”,直面企業存在的困難,膠州市稅務局確定稅費征繳政策依據,最終僅用5天時間企業就完成了資料匯總、契稅繳納和不動產產權證辦理等工作。
9月27日一大早,姜燕迎著前來企業回訪的“護航行動”項目落地組工作人員,一臉興奮地說,“我們前一陣兒品牌電商促銷會,一氣兒接到1200萬元的訂單,新上的3臺價值100多萬元的新設備也投產使用了,整個企業現在加足了馬力忙生產。”說起企業強勁的發展勢頭,姜燕臉上神采飛揚。
據悉,經過問題自查、企業走訪,膠州市“護航行動”專班了解到膠州共有26家企業存在類似容大木業這樣的土地歷史遺留問題,為了切實解決這類問題,建立長效機制,膠州市紀委監委“護航行動”項目落地組督促相關部門立足自身職責、擔當作為,切實為企業解決問題。
在膠州市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多輪會商、深入分析,采用并聯審批、日轉日結等方式,加快手續辦理,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最終推動膠州市人民政府出臺《膠州市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工作指導意見》,目前已經有23家企業辦理了不動產產權證,切實實現了為企業紓困解難,保駕護航。
膠州市“護航行動”工作專班現場督促項目推進情況。任曉萌 攝
同向發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公司有塊工業用地要轉為商住用地,需要對土壤進行檢測,但檢測時間長、我們的工期緊,當時真成了我們項目推進的一塊‘心病’。”青島動車小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鵬告訴記者,“不過多虧了‘護航行動’,我們的項目只用了10天就走完了所有土壤檢測流程,為項目后期推進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今年4月,城陽區紀委監委“護航行動”政策落實組在走訪企業時了解到企業對評審辦理時間偏長的反映。該組深入了解情況后,將該問題和建議報告青島市紀委監委,由市紀委監委向市生態環境局發出監督建議。
6月19日,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印發《青島市建設用地土壤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試行)》,將評審時限提速至10個工作日,真正實現以企業的發展為服務核心,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最近同樣了卻了一樁“心事”的,還有即墨區一家企業。“1000萬元配套扶持資金兌現了!這多虧了護航行動專班!”即墨新引進的一項“院士項目”負責人第一時間打電話,將這一“好消息”告訴即墨區紀委監委“護航行動”的工作人員。“有了這筆錢作支持,企業就能更好地渡過這次的疫情難關,接下來遷往配套更加完善的新園區,企業也能實現更好發展。預計未來三年,企業產值將突破2.5億元,年均稅收超過1000萬元。”
據了解,護航行動開展后,護航專班堅持頂格協調,即墨區紀委監委主要領導親自與“護航行動”工作專班分析研究,向區政府提出《關于推進重點項目扶持政策落實的建議》,全區多部門聯動,對近年來簽約項目承諾政策落實情況進行梳理,及時依法依規兌現政策。目前即墨區有關部門已協調落實惠企政策資金2100余萬元。
說起這筆兌現的扶持資金,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難處有人在心里真正記掛著,親自督促、推動落實,讓我們對青島始終信心十足,當初決定來青島投資興業是對的。”
“‘護航行動’是紀檢監察機關立足職責精準施策服務‘六穩’‘六保’的具體舉措,堅決清除影響企業發展、制約政策落實的‘污染源’,打通‘末梢梗阻’,真正實現查處一起案件、整改一批問題、落實一批政策、健全一批制度、促進一方發展。”青島市紀委“護航行動”工作專班負責人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通訊員 王迪)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