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5日訊 10月14日又是代曉光固定捐獻血小板的日子,他如期而至,順利通過健康征詢、查體檢驗,再次成功獻出2個治療量的單采血小板,這已經是他第35次參加無償獻血。目前,代曉光已累計捐獻全血23次共計9200毫升,捐獻單采血小板12次共計20個治療量。
代曉光在獻血。
無償獻血是一項需要全社會人人參與、奉獻愛心的公益性活動,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少人仍舊對無償獻血有所誤解,擔心會影響身體健康。帶著這份質疑和對無償獻血的好奇,2005年剛滿18歲的代曉光第一次走進獻血屋,緊張激動讓他的血壓居高不下,最終未能獻血成功。
2006年8月19日,剛過19歲生日的他再次鼓起勇氣,踏進了愛心獻血屋。400毫升全血順利捐獻完成,沒有預期中的不良反應,沒有對生活和工作造成任何影響,得知自己的血液質量合格,及時救治了病患,代曉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意識到獻血不僅能救治病人,還能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血液粘稠度,無損自身健康,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自此代曉光成了一名固定獻血者,到了獻血時間間隔,獻血點就能看見他的身影。他把無償獻血當成了責任,定期獻血也成了一種習慣。
自2006年加入無償獻血隊伍,他基本每半年獻一次全血,2017年了解到單采血小板具有更廣泛的治療作用,并且病患日常需求量非常大,他毅然決然地加入到單采血小板隊伍,如果沒有足夠的捐獻血小板的時間,他就獻全血。代曉光的工作從即墨、平度到市區、開發區、高新區等地不斷變換,但是他的無償獻血之路和無私奉獻之心卻不曾動搖,全血、單采血小板穿插捐獻,一位又一位病患因為他的救助,生命轉危為安。用他的話說:“病人有需要,我必須有時間來。”
血液可以再生,生命不可重來。在生命的緊急關頭,血液可以救命,這是代曉光堅持獻血的主要原因,無論平日里還是疫情期間,他一次次義無反顧地擼起袖子,表達著對生命的無限尊重和深切關懷。
我們愛心的一小部分,卻是急需血液救治病患生命的全部,希望有更多的“代曉光”勇敢地伸出手臂,捐出熱血,托起更多生命的太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韓星 通訊員 李瑩瑩)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