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商品糧豐富了人們的餐桌,讓儲備糧變得“漸行漸遠”。盡管遠離了市民的生活,但儲備糧卻是糧食安全保障的基石,它的存在,讓人們不再擔心糧食短缺、糧價飛漲。青島的儲備糧是如何保管的?糧食進入糧庫需要哪些工序?糧庫管理員如何照看糧食?10月15日,記者來到青島最大的地方糧食儲備糧庫——青島國信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馬庫區,揭開儲備糧的神秘面紗。
偌大的糧倉一眼望不到頭。
探訪:
糧庫內主存小麥稻米
走進上馬庫區,一座座糧倉映入眼簾。 “上馬庫區占地230多畝,庫區內林立著國家大型標準糧倉30余棟。這些儲存糧食的倉房叫高大平房倉,是國家標準倉型設計的科技型糧倉。 ”青島國信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上馬庫區主任王慶江告訴記者,它們像名字一樣“高大”,長60米,寬24米,建筑高度近10米,每棟倉房占地面積1400多平方米。
“我們糧庫里儲備的都是原糧,所謂原糧就是沒有加工、帶皮殼的糧食,這樣的糧食易儲存,溫度和濕度等外界環境對它影響小,更有利于長時間安全儲存。這樣的原糧按照國家標準可以儲存3至5年。 ”王慶江介紹,目前上馬庫區存有兩種原糧,一種是小麥原糧,一種是稻米原糧。稻米原糧來源是黑龍江地區,小麥原糧則主要產自青島本地,即墨、膠州、平度等地。因為小麥是我國華北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所以目前上馬庫區的小麥原糧存儲量大于稻米原糧存儲量。
上馬庫區糧倉林立。
現場:
糧食入倉需層層“體檢”
什么樣的糧食可以進入庫房呢?王慶江說,每一車入庫的糧食,在進門的時候都會發一張智慧糧庫卡。智慧糧庫卡包含了車輛信息、入糧的客戶信息以及糧品的產地等信息,相當于這一車糧食的“身份證”。糧食入庫時,取樣的糧食樣品會和這張智慧糧庫卡一起被送到質檢中心,接受入庫前的“體檢”。
“糧食樣本要經過多項‘查體’,比如水分、容重、不完善粒和嘔吐毒素等。 ”質檢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容重的測量是通過容重器來完成,將糧食樣品放入容重器中,通過儀器操作讀取數值,該數值代表一升體積之內小麥的克數。數字790以上代表一等品質的小麥,770到790之間代表二等品質,750到770之間代表三等品質,數值越大說明小麥質量越好,顆粒越飽滿。目前,上馬庫區儲存的原糧質量基本都在二等以上。
“谷物及谷物制品中嘔吐毒素的上限有限量標準,原糧的嘔吐毒素檢測如果超過國家標準將嚴禁入庫。”檢測人員說著,向記者展示了嘔吐毒素的檢測。當所有糧食樣品檢驗完后,結果會登記到智慧糧庫卡上。
小麥。
措施:
智能管理控制溫度濕度
如何保證糧倉內的溫度與濕度呢?據了解,高大平房倉應用了現代化的儲糧技術,通過智能通風系統和內環流控溫系統,實現糧食的科學通風。“在冬天,應用通風降溫技術積攢冷源,倉房內的糧食就像冰塊。到了夏天,倉內空間和上層糧溫會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而升高,但糧倉的芯還是冷的,這個芯就相當于冰塊。當打開‘內環流’通風系統后,從糧倉內部散發出來的冷氣就會循環到糧倉表面,實現整個倉房在夏季對糧食的低溫儲藏。 ”王慶江說,運用智慧的通風系統,能實現糧食合理、科學、長時間保管。
在糧倉房內,可以看到一根根電纜線,據了解,為了糧食的科學儲藏,倉庫運用了電子測溫技術,布局了312個測溫點。“能夠滿足整個體積當中的糧食溫度實時監控,通過溫度監測保證糧食處于合理正常的儲藏狀態。 ”王慶江告訴記者,倉房內都安裝有自動感應傳感器,糧食的濕度、溫度、通風狀況等情況可以通過感應器自動生成,這些數據也反映在辦公樓內的 “智慧糧庫”管理系統平臺上。糧食任何微小的變化都能迅速在“智慧糧庫”平臺上反映,坐在辦公室內也能對所有倉房的糧情看得一清二楚。
“智慧糧庫”采用商業智能技術,建設科學管糧系統,結合氣候條件、倉儲條件以及儲糧品種、性質、儲存時間等因素,對每個倉的糧食在一個輪換周期內的溫度、濕度、蟲害密度、糧食等級變化等指標進行記錄并綜合分析,設計具有分析、判斷、報警、反應和自動控制功能的數學模型,歸納科學儲糧規律,形成最優存儲糧的量化管理模式,并逐步具備成熟的儲糧和防治技術的方案庫、模型庫和數據庫。
掃碼觀看糧倉視頻視頻剪輯 劉宇航
/故事/
倉管員精心“呵護”原糧
每一個倉庫都有管理員,糧庫亦是如此。 1998年出生的姚新虎是上馬庫區3號倉與8號倉的管理員,每日負責精心呵護兩棟倉房內的糧食。記者跟隨姚新虎進入糧倉內部,近10米高的糧倉僅在外部設置了一個不銹鋼樓梯直通糧倉頂部,以保證倉庫的密閉性。打開倉門,一股濃重的麥香味撲面而來,目之所及全部是小麥。在糧面上鋪有特殊材料的綠色塑料板,將整個糧面分成幾個方格區域。姚新虎說,這些塑料板是用綠色環保材料制成,是倉管員對倉房內進行糧情檢查的行走通道。
入職兩年多來,姚新虎每天都要通過這個又長又高的樓梯,進入倉庫檢查糧食的安全。“要時刻關注倉內溫度、濕度的變化,定期檢查蟲害情況并做好各項數值的登記,及時進行糧情分析,確保糧食儲存安全。上級相關部門還會不定期來檢查糧食質量、數量及管理工作。”姚新虎告訴記者,他畢業于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所學的專業是糧食工程技術。 “畢業后來糧庫工作,不僅專業對口,也能為祖國的糧食事業做點貢獻。 ”姚新虎笑道。
/延伸/
“四大庫區”糧油儲備充足
“青島國信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擔著青島市本級儲備糧油的管理和輪換任務,近年來一直保持著相對較高的庫存數量。充足的庫存是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是保證青島糧食供應的最大底氣。 ”青島國信糧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晨木告訴記者,公司負責青島市本級儲備糧的保管輪換任務,下轄4個庫區,分別為上馬庫區、營海庫區、衡陽路庫區、萊西庫區。上馬庫區和營海庫區以儲備小麥原糧和稻米原糧為主,萊西庫區以儲備小麥原糧為主,衡陽路庫區以儲存食用油為主。
程晨木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2020年秋季糧油普查工作,庫存糧油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管理規范,如市場需要,能有效確保快速投放市場。(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