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7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按照生態環境部和省廳工作部署,自今年5月起,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青島市“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該《規劃》以青島市“灣長制”工作為基礎,以陸海統籌、問題導向、目標可達為原則,旨在加快建設“水清灘凈、岸綠灣美、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
在日前生態環境部召開的全國沿海地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經驗交流視頻會議上,作為4個優選案例城市之一,青島“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組在會上向全國沿海地市做了經驗介紹和交流。
規劃編制責任明晰,技術力量過硬
青島市建立健全規劃編制協調機制,將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和灣長制辦公室作為《規劃》編制的雙責任主體,在“灣長制”的框架下,成立由市委書記親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市政府相關部門、相關技術支撐單位和沿海各區市政府為成員單位,定期調度規劃編制情況,高效推動工作進展。依托“灣長制”辦公室設立規劃編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協調和組織規劃編制的日常管理工作。采用“國家隊+地方隊”的模式,由中國環科院與青島市環科院共同組成技術支撐團隊,集中優勢技術力量開展工作。充分發揮青島市海洋人才濟濟的優勢,邀請駐青涉??蒲性核麑<以谝巹澒ぷ髦匾完P鍵節點提出意見和建議,嚴把技術關,做好全過程質控。
深入調研,全方位摸底
青島市采用書面調研、座談調研、現場調研、公眾意見征集和關鍵問題研討等多種方式,深入細致的開展調研,廣泛收集海洋環境監測、生態調查、環境監管和應急預警等方面的相關資料,組成調研小組深入漁港、碼頭等海洋建設項目、入???、海灣、濕地等,就海洋環境質量改善、陸源污染防治、濱海濕地保護修復、岸線整治、環境風險防范、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能力、沿海產業布局等情況進行現場考察,與有關部門、單位座談交流,調研膠州灣生態健康狀況、海水養殖污染控制、港區危險品環境風險防控、漁港碼頭污染控制、臨海親海、環境監管等情況,積極開展公眾調查問卷。通過多種方式的調研,摸排問題,為規劃編制開拓思路、提供借鑒。
創新“四分法”選劃“美麗海灣”
“美麗海灣”選劃是本次《規劃》編制的核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青島市創新采用“四分法”打造“美麗海灣”。
“分區選劃、打造灣群”。按照海灣自然生態屬性,結合行政管理、國土空間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提出分區管控思路,將全市49個海灣劃分為6大灣群。
“分類管控、突出重點”。按照海灣內主要的海洋功能區類型,分門別類選劃海灣,建立差異化的考核指標體系。
“聚焦問題、分級定類”。按照各海灣面臨的主要海洋生態環境問題,將各類海灣分成整治類、提升類和建設類三類別。
“分批建設、梯次推進”。按照海灣分類,利用3個五年時間,分批建設美麗海灣。
在規劃“美麗海灣”建設中,青島市重點關注了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和市民親海戲水的環境需求,初步形成了以海灣為單元、各具特色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要點及目標指標體系和重點工程項目。
下一步,青島市將繼續堅持陸海統籌、問題導向、目標可達的原則,做好“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完成規劃編制任務,力爭編制一部好用、實用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努力開創青島市美麗海灣和美麗海洋建設的新局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薛建濤 戴愛泉)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