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0月10日 “前兩天,我在垃圾分類主題公園看到了一個‘蘑菇屋’,走近一看,原來是一處公共廁所。”近日,家住海口路的市民孫女士撥打了本報輿論監督熱線,據她介紹,嶗山區海口路和海安路交叉口多了一處微型智能公廁,設計十分巧妙。
記者了解到,2022年,嶗山區計劃在城區口袋公園及前海一線建設6座微型單體智能公廁,目前海江路、海安路、坪山路口袋公園附近的3座已建設完成并于國慶期間正式開放,滿足游客和周邊居民的如廁需求。
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內的“蘑菇屋”造型可愛,色彩亮麗。門外設置了可以識別健康碼、測量體溫的電子門禁,張貼了“單體公廁”標志和操作指南。掃碼開門后,廁所內設置了智能水電、智能照明、智能換氣系統,可以自動沖水,并配有助力扶手。
“這個廁所雖然空間不大,但有很多人性化設計。廁所外有指示燈,有人亮紅燈無人亮綠燈,廁所內提供了紙巾、設置了鏡子和扶手,洗手池可以感應出水,非常方便。”市民孫女士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