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8日訊 今年,按照“以人為本、突出重點、普惠可行”的原則,市委、市政府篩選確定了2020年市辦實事共12件36項,涉及“就業、教育、居住、交通、醫療、環境、養老、救困扶弱、鄉村振興、文體休閑、公共安全、政務服務”等基本方面。截至9月底,36項市辦實事總體進展順利,其中9項已實現年度目標,其余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一、促進城鄉就業創業,城鎮新增就業30萬人,政策性扶持創業1.5萬人,技能提升5萬人,引才聚才25萬人,實施服務職工系列工程
1.就業方面,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5.84萬人(按照國家最新統計方法修正),占年計劃的119.5%;政策性扶持創業4.12萬人,占年計劃的274.7%;技能提升4.58萬人,占年計劃的91.6%。
2.引才聚才方面,累計聚集各類人才19.66萬人,占年計劃的78.6%。
3.服務職工系列工程方面,職工賦能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職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12處、服務站點88個,分別占年計劃的100%和88%;建成100余處寒暑假愛心托管驛站,其中81家已完成評估驗收;建成戶外勞動者驛站445個,占年計劃的148.3%;組織330名勞模和3019名職工療休養,分別占年計劃的82.5%和60.4%;組織職工健康體檢20372人次,占年計劃的81.5%;組織送文藝演出85場,占年計劃的85%;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員達到57萬人次。
二、增強教育保障能力,開工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80所,實施中小學幼兒園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配備工程。
4.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方面,8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已全部開工,占年計劃的100%。
5.一鍵式緊急報警系統配備工程方面,1260所學校(校區)已完成系統安裝,占年計劃的36.7%。
三、推進住房安居建設,推動安居提升工程,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10個,實施節能保暖工程500萬平方米,加強供熱燃氣設施配套建設。
6.安居提升工程方面,已落實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計劃2741套,占年計劃的137.1%,其中1722套已開工,占年計劃的86.1%;累計新增公共租賃住房補貼5606戶,占年計劃的112.1%。起草新建物業(商品房)交付流程指導意見并征求了社會各界意見,修改完善后將按程序印發實施;印發了交房即可辦證便民服務工作意見(試行),選取萬科未來城項目進行了試點。
7.老舊小區改造方面,111個項目已開工,建筑面積約222.35萬平方米,分別占年計劃的100.9%和139%,涉及居民樓786座。
8.節能保暖改造方面,326.9萬平方米已開工,占年計劃的65.4%,其中204.8萬平方米已完工,占年計劃的41%。
9.供熱燃氣設施建設方面,已開工新增城市供熱配套面積450萬平方米,占年計劃的112.5%,其中300萬平方米已完工,占年計劃的75%。開工建設天然氣管網220公里,占年計劃的110%,其中136公里已完工,占年計劃的68%。
四、改善交通出行條件,改造交通安全設施300處,提升公交服務能力。
10.交通安全設施改造方面,正在開展工程招投標,預計10月份進入施工階段。
11.提升公交服務能力方面,已完成616輛新能源公交車更新招投標;累計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4條,占年計劃的85.3%。
五、提升醫療保障水平,推進基本醫療保險提標降費,擴建醫保工作站至200家,建設智慧化接種門診,增設和更新獻血屋9座。
12.基本醫保提標降費方面,1月1日起正式實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按照新政策享受待遇;生育保險與職工醫保合并實施,降低用人單位醫保繳費費率0.8個百分點。
13.醫保工作站建設方面,已擴容至200家,可受理9項醫保服務事項,累計受理業務1.36萬筆。
14.智慧化接種門診建設方面,已完成全部設施設備采購程序,陸續進入安裝調試階段。
15.獻血屋設置方面,9處已全部完成招標,陸續開展安裝施工。
六、打造良好生態環境,推進“綠滿青島”國土綠化行動,實施園林綠化品質提升工程,推動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規范提質。
16.“綠滿青島”方面,已完成新造林6萬畝,占年計劃的100%。建設“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4處,占年計劃的80%;開展“戰疫紀念林”等各類義務植樹活動9次,植樹3000余株。
17.園林綠化品質提升方面,正在編制園林綠化品質提升有關規劃。已啟動峴山、老虎山一期等5個郊野(山頭)公園綠化提升,建成口袋公園33個,啟動立體綠化82處,實施綠道建設76.2公里,分別占年計劃的62.5%、117.9%、164%和152.4%。
18.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規范提質方面,已升級改造標準化四分類投放桶點2302處,占年計劃的115.1%。開工建設農村生活垃圾鎮級處置站9處,占年計劃的90%,其中5處已完工,占年計劃的50%;145個村莊參與分類示范村創建;農村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8.5%。
七、持續推動鄉村振興,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個,完成農民技能培訓2萬人,推動農村改廁規范升級。
19.美麗鄉村建設方面,26個省級示范村已開工,占年計劃的130%,其中22個已完工,占年計劃的110%。
20.農民技能培訓方面,累計組織開展培訓19077人,占年計劃的95.4%。
21.農村改廁規范升級方面,建成管護服務站100個,占年計劃的100%;建成糞污處理設施54處,占年計劃的135%;覆蓋村莊2400個。建成農村示范公廁89座,占年計劃的89%。
八、做好養老救困扶弱,建設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0個,建設養老床位12000張,增加老年護理康復床位2000張,提高城鄉低保標準。
22.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方面,98處已開工,占年計劃的108.9%,其中86處已建成,占年計劃的95.6%。
23.養老床位建設方面,累計新增機構、社區和家庭養老床位15394張,占年計劃的128.3%。
24.增加老年護理康復床位方面,累計增加護理康復床位2153張,占年計劃的107.7%。
25.低保提標方面,4月1日起按照新標準為低保家庭發放低保補助金。截至9月底,全市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6萬戶(8.9萬人),發放低保金約5億元。
九、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創建星級農貿市場不少于40處,開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檢測65000批次。
26.星級農貿市場創建方面,組織開展了9月份實地測評,10月份將公示測評結果。
27.食品安全檢測方面,完成定性定量檢測61189批次,占年計劃的94.1%,已出數據總體合格率為98.12%。
十、拓展文體休閑空間,建設全民閱讀設施150處,開展文化旅游消費促進活動,建設運動場地和健身設施200處,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3條。
28.全民閱讀設施建設方面,已完成53處書亭、8處書屋、30處朗讀亭設置并投入使用,分別占年計劃的53%、40%和100%。
29.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方面,累計已有105.48萬余人次參與“時尚文惠活力青島”文化惠民消費促進活動和“時尚有你 惠游青島”旅游惠民消費促進活動,實現優惠2855.6萬元。
30.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方面,已完成100處場地硬化等基礎工作,占年計劃的100%,其中12處已開始健身器材安裝施工,占年計劃的12%。
31.商業步行街改造方面,已完成4條步行街改造提升方案并組織實施,其中臺東商業步行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即墨古城入選山東省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西海岸海上嘉年華澳樂購已參加全省第二批試點街區評審。
十一、加強公共安全保障,完成應急救護培訓2萬人,全面推進犬只狂犬病免疫。
32.應急救護培訓方面,累計開展應急救護培訓15604人,占年計劃的78%。
33.犬只狂犬病免疫方面,已完成免疫20.25萬只,并相應建立檔案。
十二、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建設掌上辦事服務平臺,建設青島政策通平臺二期,建成市民中心。
34.掌上辦事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經優化整合,目前通過“青e辦”APP可辦理市、區(市)移動端政務服務和便民事項4370項,其中市級1395項、區(市)級2975項。
35.政策通平臺二期建設方面,已基本完成項目效果圖、原型圖設計及靜態頁面開發。
36.市民中心建設方面,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進行衛生清掃、設備聯調等工作,初步計劃于10月底前正式啟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責任編輯: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