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甘肅成縣小川鎮西狹村,一條條寬敞整潔的水泥路、一棟棟清新別致的農家小院、一個個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村民笑臉和金秋時節美麗的西狹風景構成了一幅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鄉村詩意畫卷!這些變化,正是近年來成縣借力東西部協作幫扶,扎實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

成縣小川鎮西狹村交通便利,風光秀美,人文底蘊厚重,國家4A級景區西狹頌坐落于此。2017年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和成縣小川鎮建立東西扶貧協作關系后,在上馬街道的鼎力援助和傾情幫扶下,全鎮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富民產業初具規模,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景區+模式齊頭并進,美麗的古鎮小川和熱情友好的上馬街道山海相依、守望相助,攜手譜寫出了東西協作助力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立足特色產業,櫻桃樹上結出“致富果”
西狹村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了品質優良的大櫻桃,讓西狹村享有“成州櫻桃第一村”之美譽,西狹大櫻桃也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幾年前,由于經費、技術等因素制約,這里的櫻桃種植規模較小,屬于比較傳統的一種模式,綜合管理也不到位,產業帶動群眾增收作用不明顯。東西協作開展后,城陽區上馬街道為小川西狹村帶來了52.5萬元的協作資金,我們借助東西幫扶資金扶持,以‘合作社+農戶’模式,在西狹村新建成400畝大櫻桃豐產示范園,補植優質西狹大櫻桃新苗16000余株。全村現種植面積約1650畝,年產值560多萬元,2022年戶均收入突破2萬元,大櫻桃產業已成為西狹村的主導產業。”小川鎮黨委書記馬周說。
在建強基地,做強品牌的同時,合作社通過引導群眾積極學習借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對大櫻桃種植產業進行跟蹤管護,有效提升管護成效、產量和質量,推動全村產業布局從零星分布向聚集化、園區化、規模化、效益化、品質化發展,讓西狹村櫻桃產業“錢景”可期。城陽區上馬街道也通過多種方式向青島市民宣傳推介成縣優質特色農產品,號召機關單位、企業通過消費扶貧“832”、淘寶等電商平臺采購,助力西狹大櫻桃“線上”銷售取得新突破,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走不遠”“不值錢”的實際問題,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補齊發展短板,千年古村煥發“新顏值”
在城陽區上馬街道的幫扶帶動下,西狹村結合村情實際,制定了西狹村東西部協助發展工作計劃,根據區域特點和自然條件,多元化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針對脫貧群眾存在的短板問題和現實需求,逐戶編制“一戶一策”鞏固提升計劃;修路建房、通水改電、廣場路燈、電子商務、醫療衛生、技能培訓、特色產業……隨著一項項惠民措施的落實,西狹村厚植了產業優勢、提升了農民生活品質,更是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推動了鄉村全面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宏偉畫卷躍然紙上。
“我們西狹村堅持‘把全村當作一個景區來規劃,把每一戶農家當作一個小品來營造’,以‘景村融合’重塑鄉村功能、形象定位、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最優生態、最佳文化、最美人居的建設思路,把農村路、水、電、氣、網、廁等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首位,補齊了基礎設施短板,實現‘村在景中、景在村中’,讓西狹村煥發出新面貌。”西狹村黨支部書記賀東文說。
西狹村統籌利用東西協作等各類資金1100余萬元,完成衛生改廁269戶,改造硬化道路6.2公里,修建文化墻和景觀墻2600平方米,新修西狹棧道501米,粉刷墻面7000平方米,改造入戶道路24戶400米,改造污水管網2.5公里,完善了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公共衛生廁所、廊亭、觀景臺、民宿改造等公共設施;完成了成污水處理廠、垃圾低溫磁化處理廠、電影院、五保家園、文化廣場等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構建“櫻花風情線”“櫻桃采摘園”,打造“櫻花小庭院”,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打卡,形成了集休閑娛樂、旅游觀光、文化體驗、民宿康養于一體的農旅康養一體的發展新模式。

厚植發展底蘊,構建起鄉村發展“新格局”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關鍵,特色是核心,品牌是基底。西狹村在產業發展中,在上馬街道的指導幫助下,借鑒城陽區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發展充分挖掘“西狹頌”中國書法名碑的品牌影響力,依托緊靠西狹頌國家4A級景區的優勢,積極開展“景村互動、產業聯營、農旅融合”的“景區+”模式創建,著力打造以美在產業、美在山水、美在人文的美麗鄉村,促進鄉村建設大提升。
“我們重點以‘景區+產業、人才、生態文明、鄉村治理’模式,發展農家樂2家,民宿體驗館1家,培育各類鄉土人才66人,開展勞動技能人才專項培訓400多人次,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創業的大學生回鄉發展,在發展壯大旅游產業發展規模,打造特色品牌的同時,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西狹村委會主任李丁紅說。
在做好產業開發的同時,西狹村積極探索打造“家”文化品牌,通過“美家園、立家規、正家風、理家財、拉家常、議家事、亮家底、保家安、幫家人、當家人”十大措施,運用愛心洗衣、愛心衣櫥、愛心理發、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等便民服務設施,充分發揮志愿服務“七支隊伍”的力量,進一步激活治理細胞,夯實治理基礎,凝聚起向上、向善力量,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生態優是西狹村在東西協作下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山海情深,東西攜手,成縣城陽兩地和衷共濟、同心譜寫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成縣大地徐徐展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