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8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召開第九場疫情防控情況新聞發布會。副市長欒新介紹了我市疫情防控最新進展情況。
今天,1例重型病例病情好轉,轉為普通型。截至10月18日12時,我市共有13例確診病例在院治療,其中危重型1例、重型2例、普通型8例、輕型2例。青大附院收治3例,其中危重型1例、重型1例、普通型1例,均病情平穩。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10例,其中重型1例、普通型7例、輕型2例;目前1例重型病例和1例普通型病例病情好轉,昨日受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影響病情加重的另1例普通型病例經調整治療方案后病情穩定,其余7例病情平穩。
針對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院感問題,我市舉一反三,堅持問題導向,第一時間重申院感管理要求,立即對全市醫療機構持續開展循環式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點建立整改臺賬,明確整改責任部門、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實行消賬制度。
疫情發生后,我市立即啟動了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相關病例與市胸科醫院有關聯后,第一時間對市胸科醫院進行封控,從嚴從實從快抓好疫情處置各項工作,扎實開展整改。醫院暫時停診并嚴格執行隔離管控措施,提高病區防護級別,減少傳播風險。繼續開展核酸篩查,完成了院內全員5輪次檢測任務,目前未發現新的陽性檢測結果。對病區物表、地面、空氣、床單等進行消殺,對環境進行核酸檢測。將部分患者安全分流至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等機構,進一步隔離治療,留院人員全部實行單間隔離。
為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應急醫療救治和應對突發重大傳染病防控能力,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做了系列部署,我市正在建設“平戰結合”的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是以感染性疾病診療為特色、綜合醫療為支撐的三級綜合醫院,占地面積約180畝,建筑面積約16.9萬平方米,總投資15.8億元,設置床位1000張。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底竣工,2023年啟用。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啟用之后,在“平戰結合”模式之下,不只是為青島市,而且是為周邊地區提供醫療服務的有力支撐。
這次疫情給我市經濟杜會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目前疫情防控和處置工作正科學規范有序進行,青島將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杜會發展,在毫不松懈抓好秋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堅定發展信心,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扎實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下一步,我市將堅決落實上級要求,從嚴從實從細從快做好疫情防控和處置各項工作。我市將加大患者救治力度,全力以赴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加強治愈出院患者管理,嚴格落實后續集中醫學觀察、居家自我健康監測以及隨訪復診等措施,實現在院治療和出院全閉環管理。
我市將從此次疫情中吸取教訓,抓緊補上暴露出來的短板和漏洞,進一步規范加強完善防控工作。同時抓好對全市所有的醫療機構的拉網式排查,全面梳理排查醫療機構防控流程、重點環節,對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點全面認真整改到位,不留死角,不留隱患。進一步完善我市疫情防控和處置方案預案及各項配套工作方案,加強人員物資配備和演練,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能夠快速有效規范處置。
在此次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我市將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健全完善指揮部運行機制,確保“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地落實。青島不但有空港,還有海港。在國家確認的十個可以上下外籍船員的海港城市中,青島是山東省唯一的城市,因此青島外防輸入壓力是山東省最大的。我市將對“外防輸入”落實到位。同時,我市也將針對性地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確定的目標。
責任編輯: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