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0月19日5版
熱火朝天,這個周末“不打烊”

市民在公園定格秋景。 王雷 攝

市民、游客在海邊留下身影。 王雷 攝
秋高氣爽,全員核酸檢測后的首個周末,在島城項目建設工地、機場、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各種生產生活活動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
項目
2000余個建筑工地拉滿建設“進度條”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8日訊 18日清晨,在李滄區信聯天地項目3號樓170多米高空作業的幕墻工人呂雷雷成為最早沐浴第一縷陽光的人之一。到場登記、進場測溫、手部消毒……他和工友們像往常一樣,一大早便全身心投入到當日的建設施工中。盡管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全市面臨突發疫情的不確定性因素,但正值封頂沖刺階段的信聯天地項目幾乎未受影響,在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的同時,全力推進內裝和外裝的掃尾和收口施工。

在信聯天地項目現場,建筑工人正在進行幕墻施工。 王冰潔 攝
“全員核酸檢測啟動后,我們迅速行動,第一時間部署并對項目全體工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從10月13日9點開始,僅用6小時完成了整個項目1688人的核酸檢測采樣工作。”為了確保防疫和施工安全,中鐵建工集團信聯天地項目經理王亮24小時“盯”在工地上,他告訴記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咬緊牙關,全力打好關鍵時期的關鍵一戰。據悉,作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信聯天地項目內的186米超高層5A級寫字樓預計將于下個月正式封頂,屆時將成為李滄區的全新地標。
在橫跨整個城陽區的近十公里新機場高速連接線(雙埠-夏莊段)工程建設現場,同樣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超過4000名工人和管理人員晝夜奮戰在工程建設一線。在本次疫情發生后,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會同城陽區政府立即行動,第一時間啟動核酸檢測工作,迅速完成4160名項目參建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對建設項目來說,疫情發生所帶來的最直接影響體現在務工人員的投入上。在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最西端的建設標段內,300余名建筑工人正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鋼筋焊接和模板支護等施工,據該標段負責人周玉強介紹,疫情發生后,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項目部立即推出優化工序、鼓勵工人等措施。“除了采用智能張拉設備提高施工效率外,我們還用專車接運一批建筑工人入青,到青后直接到定點核酸檢測站進行檢測且安排定點賓館居住,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后再到現場施工。”周玉強告訴記者,目前該標段施工人員已達到飽和狀態,平均不到一延米就有一位施工作業人員。
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了解到,在此次疫情期間,全市2117個房屋建筑工地全部穩步推進建設進度,施工現場內超過26萬名建設者全面完成了核酸檢測,這無疑為后續全市建設項目加速推進系上了防疫“安全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機場
航班正有序恢復
滿足公商務需求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8日訊 “您好,請掃這個二維碼進行信息登記……”17日上午,在青島機場的值機柜臺前,青島航空地服工作人員正在向準備乘機的每一位旅客提示著注意事項。11點,經過了機場安檢、登機等手續后,經停鄭州飛往四川西昌的QW9805次航班,載著近百名旅客從這里騰空而起,飛往目的地。連日來,青島機場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航班運力服務保障工作,往返國內各大城市的航班有序恢復,更好地滿足了旅客正常的公務、商務等出行需求。

旅客在辦理值機手續。 周建亮 攝
近期,結合青島疫情變化形勢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特點,青島機場在航站樓、物流區等關鍵部位開展專業化防疫消毒殺菌,提高了旅客出行的安全系數;在航站樓范圍內設置10處體溫監測點,對進出機場全體人員實現體溫監測全覆蓋。進入機場的旅客需出示健康碼,經過防爆檢查和紅外線自動測溫后方可進入;嚴格落實“應檢盡檢”工作要求,對所有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為境外入青返青人員提供服務保障的工作人員及冷鏈食品保障工作人員實行每14天1次核酸檢測,“應檢盡檢”范圍內人員受檢率100%。“目前,我們在值機柜臺、安檢處均為旅客免費提供手部消毒服務,旅客在登機口登機之前經過手部消毒后登機,同時提示旅客全程佩戴口罩。”青島機場地面服務部國內客運室值機班長蔣俐慧告訴記者,在旅客出行高峰時段,還將根據客流及時增加自助值機、待檢區等區域的巡視人員,為旅客提供問詢、引導、辦票等服務,提高旅客值機、過檢效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辦事
部門周末也開門
群眾辦事很方便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8日訊 青島全員核酸檢測結束后的首個周末,有辦事需求的企業市民走出家門,通過微信等預約方式來到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辦理業務。

10月18日上午,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內,工作人員照常上班。余博 攝
10月17日,市民王女士到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辦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因為平時上班工作忙,請假不方便過不來,所以通過預約的方式,趁周末過來辦理。提交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證復印件、體檢報告、照片等申請材料后,工作人員現場進行了受理,并留下了王女士的地址,待證件辦理結束后將免費郵寄給王女士。“從去年6月份開始,市區二級行政審批大廳提供午間服務、延時服務和雙休日服務,極大地方便了辦事市民和企業。現在,市民和企業提前兩周即可通過預約的方式,來大廳辦理業務。”市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表示。
10月18日,市民張女士雖未預約,也來到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通過工作人員的指導,順利查詢了個人公積金情況。她說:“工作日一直不方便,今天恰巧路過這里想看看能不能查公積金,沒想到周末真的可以辦業務。”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審批服務管理處負責人嚴云祥說:“住房公積金、不動產登記等方面的業務是我們周末服務的重點,對于未預約來大廳辦理業務的市民和企業,我們會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咨詢、收件等服務。特別緊急確需當日辦理的復雜事項,我們會現場聯系相關工作人員,來大廳進行現場辦理。”
據了解,市民和企業可通過周末服務方式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市區二級共計5800余項。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市行政審批局確立了上至局領導的三級值班體系,保證市民和企業的業務可以得到有效處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消費
買衣買菜很紅火
消費引擎正轟鳴

市民在商超內選購秋裝。衣濤 攝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8日訊 “小區都開始試壓了,眼瞅著就要供暖,再不添身秋裝就只能買羽絨服啦!”挽著老公的胳膊,20多歲的劉女士走進一家服裝店,徑直來到新款秋裝貨架前;“這不趁著周末嘛,哥兒幾個聚一下,吃頓火鍋多過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30多歲的張先生絲毫不見客氣,飛快夾起一片肥羊卷蘸足醬料塞入口中;“現在的小女孩比男孩子都皮,辛苦師傅幫忙松松筋骨。”將帶了一天的孫女重新交回兒子手中,60歲出頭的王女士來到熟悉的足療店,難掩累并快樂的喜悅……
秋高氣爽,正是消費好時節。青島全員核酸檢測后的首個周末,市民在不同場景下的“買買買”,成為這座城市經濟繁榮的最佳佐證。“風雨”過后,青島消費引擎轟鳴聲依舊。
“菜籃子”是市民百姓生活秩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象征,作為保障“菜籃子”的載體,農貿市場的繁榮與否最能體現這座城市的煙火氣。18日一早,記者來到交運興山路農貿市場,作為五星級農貿市場,該市場入口處有專職工作人員“把關”,紅外測溫等舉措一應俱全。據交運興山路農貿市場副書記徐巖介紹,整個2020年,自家市場內的蔬菜、海鮮等食品供應都沒有受到影響,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里,雖然客流量較平時有所下滑,但到這個周末,其日均客流量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最多時可達上萬人次。
利群金鼎廣場的超市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隊。“來購物的市民跟平時一樣,如果非要說點不同,可能就是大家更重視戴口罩了。”收銀員小李這樣說。記者留意到,在該商場,超市、餐飲區依舊是客流量最多的區域,還有不少消費者前往服裝區消費。“做好防護工作就行了,周末不出門逛逛街、看看電影,還能悶在家里不成?”正在選購秋裝的劉女士笑著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餐飲
部分飯店需排隊
原定婚宴如期辦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8日訊 周末,青島秋高氣爽,市民心情舒朗。正如溫暖的陽光驅散了疫情帶來的陰霾,城市里的煙火氣也逐漸升騰,人氣顯著回升,餐飲市場回暖態勢明顯。記者走訪發現,不少餐館、飯店的客流量都迎來了大幅回升,餐飲業基本恢復正常,部分餐飲企業還出現了“排隊”的情況。

10月18日中午時分,香港中路銀座商城餐飲區域人氣十足,繁榮有序。部分餐廳上座率超八成,個別餐廳出現排隊現象。 劉棟 攝
中午時分,島城不少商場客流密集,大伙都恢復了往日“逛吃逛吃”的節奏,出門覓食、聚餐的食客們明顯多了起來。在萬象城,飯店區域人氣十足,南京大牌檔門口出現了排隊現象。“最近這幾天的客流在陸續回升中,周六周日這兩天有明顯好轉的跡象,本地市民就餐已經逐步回到正軌。”南京大牌檔華北二區(山東區域)市場總監王海琦告訴記者。遼陽西路上的北大荒人酒店也是如此,周末兩天的客流逐漸上升,“一共22個包廂,今天中午定了20個,大廳也有40多桌。”酒店廚政管理朱清國說,周六的情況還要更好一些。
婚宴市場對于疫情更為敏感一些,不過從采訪情況來看,目前已基本正常。“周六周日這兩天,我們6個廳都是滿滿的,今天中午接待了近1300人同時就餐。”位于遼陽西路上的東慶童話主打婚宴市場,出品總監焦雙峰說,這一周自己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接到過一些客人的電話,對疫情表示擔心,不過咱們青島行動很快,迅速完成了全民核酸檢測,這也給大伙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所以周末的婚宴都是如期進行的。”
“根據各個飯店的情況來看,基本恢復正常,部分飯店的經營狀況不錯。”青島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東深告訴記者,經此一“疫”,食客的防疫意識又再度加強,飯店的防控措施也做得更加規范。他還提醒廣大餐飲消費者,“疫情防控莫放松,外出就餐時要做好自我防護,盡可能使用公勺、公筷,間隔就座。”(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