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27日訊 今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官網發布消息,決定自即日起至11月底,以兒童玩具、學生文具、學生服等產品為重點,在全省范圍內開展2020年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加強全省兒童和學生用品質量安全。
深入開展重點領域集中整治。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消費者關心、社會關切、風險較大、監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兒童玩具、學生文具、學生服等產品進行重點監管。生產領域:對轄區內相關生產企業進行現場核實,切實摸清生產狀況,填寫統計表。按照監管職責加強日常監管和隱患排查,查看原材料進貨記錄和檢驗報告;屬于CCC認證目錄的6類兒童玩具,督促認證機構檢查關鍵原材料供應商是否與認證備案的一致;校服產品重點檢查原輔料進貨驗貨制度及執行情況;檢查產品出廠檢驗記錄,督促企業履行好檢驗把關義務;涉嫌違法的,依法查處。督促企業加強對新產品、新材料的檢測,確保其生產的產品不會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銷售領域:加強對校園周邊商店、文具和玩具批發市場、校服銷售門店等經營場所,以及農村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質量安全問題高發多發區域的監管。檢查標簽標識、進銷貨臺賬等,對發現的“三無”產品和標簽標識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產品,責令經營者立即下架、停止銷售;對發現的危險玩具、屬于CCC認證目錄但未認證的產品、假冒偽劣產品,依法嚴厲查處;對進銷貨臺賬缺失或者不規范的,督促經營者建立完善進銷臺賬和索證索票制度,指導規范經營。抓住關鍵節點,在開學前后集中開展一次學生文具的監督檢查和專項執法。
充分利用多種監管手段。一是實施監督抽查。加大兒童玩具、學生文具、校服等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注重結合本區域實際,有針對性地對質量問題集中的品類、場所以及不合格問題頻發的生產、經銷企業,組織實施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現場檢查。進一步加強對國家、我省以及外省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的跟蹤抽查。嚴格落實不合格后處理工作要求,未經整改合格的產品,一律不得銷售。對在流通領域抽查中發現的非本區域企業生產的產品,在依法對經銷者做出處理的同時,要及時將抽查結果通報生產企業所在地的同級市場監管部門,強化源頭治理,形成監管合力,提升監管效能。二是開展專家檢查。委托質量技術機構,選派人員組成專家檢查組,重點對兒童玩具、學生文具、校服等產品生產企業生產及產品質量控制情況,生產設備、檢驗設備是否滿足生產和質量要求,是否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組織生產,是否按要求實施出廠檢驗,產品標識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進行現場檢查。督導生產企業開展質量改進、質量攻關等活動,解決企業發展技術瓶頸,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三是組織風險監測。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配合省局對造型黏土及凝膠、拼裝玩具兩類產品開展風險監測,重點監測重金屬、防腐劑、苯酚、甲醛等影響人體健康安全的重要技術指標。產業集聚區市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轄區內兒童和學生用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開展質量安全形勢分析,并依托技術機構、行業協會等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措施。四是嚴格監管執法。對發現的質量安全問題要嚴肅處理,爭取立案查處一批不合格產品,整頓治理一批問題企業,清除取締一批違法企業,曝光移送一批重大案件,切實增強監管執法威懾力。對符合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規定的,依法實施召回。對涉及企業信用相關信息,按照“誰產生、誰提供、誰負責”的原則及時推送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依法向社會公示,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推進社會共同治理。加強與行業協會、新聞媒體、居民社區、學校等組織合作,引導其積極參與兒童和學生用品質量安全社會共治。選擇社區、學校等場所,采取發放宣傳資料、接受咨詢、組織研討等方式,宣傳質量安全知識,解答消費疑難。鼓勵和指導行業協會發起質量安全自律倡議,倡導兒童和學生用品行業自律規范發展,自覺履行質量安全承諾,聯合抵制質量安全不誠信企業。鼓勵技術機構開展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的公益培訓、強制性國家標準宣貫和質量安全宣傳教育等。(青報全媒體記者 傅春曉)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