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了一個多世紀,見證了時代的滄桑巨變,每名百歲老人都是歷史的記錄者,是一部豐富的“歷史書”,一部權威的“養生寶典”。知足常樂、家庭和睦、樂觀開朗、不懈鍛煉、健康飲食……這些百歲老人身上有著每個人都渴望的“寶藏”——長壽之道。為了記錄下青島百歲老人的現狀,探尋他們的長壽秘訣,早報記者兵分多路,走進多名百歲老人家中,探訪他們的長壽之道。
周紹香老人
103歲
胃口很好愛吃肉 日常起居能自理
家住市北區新華里小區的周紹香老人今年已經103歲了。 10月16日,當記者來到周紹香老人家里時,老人正坐在床上和兒女們聊天。
花白的頭發,慈祥的面容,衣著干凈利索,記者感覺面前的老太太一點不像年過百歲。記者了解到,周紹香老人一共有9個孩子。 “老母親現在住在我三弟家,平時我們姊妹兄弟們輪流過來照顧老人,送送飯。 ”老人的女兒王女士告訴記者,“母親今天上午一直在和我講年輕時候的故事。她沒有正式工作,一直干加工活,養大9個孩子真是不容易,吃了不少累。年輕時候的事她都記得清清楚楚的,經常和我們拉家常。 ”
“我們家老人身體很好,一點都不糊涂,就是視力不太好,耳朵有點背,和她說話得大點聲,別的什么毛病都沒有。 ”老人的兒子告訴記者,老人因為是小腳,所以出門不太方便,天氣好的時候偶爾會扶著老人去院子里坐坐曬曬太陽,老人平時的日常起居完全能自理。
王女士說,老人非常愛干凈,十分利索,什么時候衣服都是穿得板板正正的,而且有個習慣——特別愛梳頭。 “再就是,我母親胃口特別好,很能吃,愛吃肉,但一點不挑食,每天必須保證三頓飯。 ”老人的兒女認為,老母親之所以長壽,和她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分不開的。“買點豬大腸、想吃炸里脊,老母親經常給我們‘點菜’,告訴我們想吃什么,我們就去準備,每頓飯都能吃不少。 ”除了飲食方面,老人的睡眠質量也不錯,“晚上一般不到10點就睡了,早晨五六點鐘起床,白天睡個午覺,生活習慣都很好。 ”王女士說。
矯善卿老人
100歲
性格豪爽愛讀報 牙齒全是“原裝”的
李滄區李村街道東山社區的矯善卿老人今年剛滿100歲,是社區里家喻戶曉的“長壽之星”。近日,早報記者來到老人家中探訪,一進門,就看到老人戴著老花鏡,正在床上認真讀報紙。 “老母親一直喜歡學習,尤其喜歡讀書看報,非常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晚上的新聞聯播也是必看節目。 ”老人的兒子告訴記者,老人24歲時就入了黨,是一名有7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
“母親老家在牟平,她性格非常豪爽,年輕時還參加過抗日戰爭,組織群眾抬傷員、救傷員,空閑時與村里的婦女們一起做軍鞋。 ”老人的兒子說,老人從年輕時起就非常勤勞,除了干農活、做家務,還喜歡繡花。 “我小時候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當時就經常看見母親夜里不睡覺,在燈下熬夜繡花,經常熬得眼睛通紅。為了貼補家用,給孩子們好的生活,老母親真是受了不少苦。 ”老人的兒子說,母親40歲的時候,懷孕挺著大肚子,還帶著他去爬山摘槐花。
在聊天中,記者驚訝地發現,100歲的矯善卿老人牙齒竟然都是“原裝”的,除了掉了幾顆后牙,其余牙齒都完好無損。采訪中,老人時不時地向記者炫耀自己的牙齒,“我什么都能吃,骨頭肉、大棗、桃子,都能咬動。牙好,胃口就好,吃什么都香。 ”老人驕傲地說,自己的一口好牙得益于好的護齒習慣,除了每天堅持刷牙之外,還保持著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說起自己的長壽秘訣,矯善卿老人笑著說:“心胸開闊,不計較事,生活規律,愛活動,性格開朗,粗茶淡飯,保持一個好心情! ”
張文芳老人
103歲
愛好廣泛勤動腦 棋藝不輸年輕人
自創打牌新玩法,跳棋、秧歌樣樣行,今年103歲的張文芳老人,在家人看來是一個可愛的“老小孩”。
“在我的印象里,母親什么活都會干,年輕時的她,不論農活、瓦匠活還是木匠活,都干得有模有樣。 ”張文芳老人的小女兒冷女士告訴記者,母親一生勤勞,性格也非常開朗,很少去計較事情,她也總是告訴孩子們,要以誠待人,與人為善。 “母親的愛好非常多,不論是扭秧歌,還是剪紙、下棋、打牌,都非常精通,直到90多歲,她的棋藝都不輸年輕人。也許因為常常下棋,老人的思維非常敏捷,記憶力也不錯。 “母親是個‘老小孩’,她90多歲時,我們住平房,四周有院墻,老人為了出門玩,竟然爬上圍墻,把我們嚇了一跳。 ”冷女士說,母親百歲后,主動要求去老年公寓,因為在那里可以結交很多老年朋友,大家在一起聊天、玩牌,不亦樂乎。
張文芳老人如今住在青島弘宇老年公寓。老年公寓負責人牟主任告訴記者,老人性格樂觀開朗,每天總是笑瞇瞇的,跟她接觸過的人都喜歡她。
“老人每天都會玩牌,她自創了一種玩法,對練習手眼的協調很有好處,直到現在,老人不用戴花鏡都能看清撲克牌上的數字,腦筋也非常靈活。 ”牟主任說,她從老人身上學到了很多,尤其是保持樂觀開朗的好性格、與世無爭的好心態、勤動手勤動腦的好習慣,是這位百歲老人的長壽法寶。
李永軒老人100歲
不斷定下小目標 永遠充滿正能量
今年100歲的李永軒老人每天都在為自己的 “小目標”努力。李永軒老人去年6月住進圣德新誠康中醫院時,因為疾病后遺癥的緣故,左側上肢肌力為0級。老人酷愛書法,左臂不能活動,就無法壓住紙張。 “閨女,我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在我百歲生日之時,讓不能動的左胳膊恢復知覺,你可得幫我。 ”老人住院前,向院長提出了一個心愿。
經過醫護人員不懈努力,再加上老人自己的積極鍛煉,他左臂的功能慢慢得到了恢復。今年4月,老人欣喜地發現,他的左臂不但有了知覺,而且已經能自主地抬到頭頂上了,更讓老人高興的是,他能自己坐起來了!老人興奮之余,揮毫潑墨寫下多幅書法作品,贈送給醫護人員。 “萬萬沒想到我的小愿望這么快就實現了。就在剛剛,我又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有一天我能自己下地行走! ”李永軒老人高興地說。
“他永遠是正能量滿滿的,不論什么時候對未來都充滿希望,從不輕易放棄。 ”護理人員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李永軒老人有著獨特的養生秘訣。老人生性恬淡、脾氣隨和,臉上總是洋溢著溫暖的笑容;口味清淡,吃東西不挑食,飲食和休息非常有規律性;酷愛書法,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都會筆耕不輟。(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劉文超)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