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9日訊 行道樹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凈化空氣、減輕噪音及美化市容環境等作用。今天,市北區綠化二公司對四流南路行道樹開展樹洞修補,同步進行精細化修剪。
四流南路全線50年以上樹齡的法桐共計300余株,樹徑多在50到60公分,由于惡劣天氣、病蟲害或人為原因,形成了各種腐爛中空樹洞,有些甚至成為“垃圾桶”和“煙灰缸”,如遇到大風天氣存在著安全隱患。公司專家站團隊針對這一情況,結合秋季修剪最佳時機,第一階段首先對四流南路(北嶺山公園西北門-33路公交總站)路段共計46株法桐,進行修復及修剪。
此次修復主要采用樹洞修補技術,具體做法是徹底清除樹洞內及周邊腐木,打磨至表面光滑,噴灑殺蟲劑和防腐劑,對比較大的樹洞進行填充覆蓋,最后涂上疏水材料,防止雨水侵入,保證樹洞修復后的美化效果。同時,根據樹形的整體長勢,剪除多余枝條、交叉重疊枝、直立枝,使樹冠緊湊、豐滿、充實、美觀;對主枝進行修整,通過疏除內膛枝和過多枝,對外圍枝條短截;剪除病蟲枝,防止病蟲卵過冬。通過整體樹形的“修”與中空樹洞的“補”,一株株行道樹法桐重新變得堅固、美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余瑞新 通訊員 張珊)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