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9日訊 山東醫療器械產業又一空白被青島企業填補。今天下午,海信自主研發的首款醫療超聲產品正式發布。該產品是山東省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彩色超聲產品,填補了我省在彩色超聲領域的產業空白,已入選山東省“首臺套”設備采購名單。目前,產品已在解放軍總院301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青大附院、青島婦女兒童醫院、青島市立醫院等多家醫院進行了臨床試用,積累3萬多例臨床試用、10萬多張AI訓練圖像。
海信布局超聲波診療儀器已久。作為四大高端醫療影像設備之一,超聲產品市場廣闊。由于技術門檻高,國內中高端彩超領域75%的份額被國外品牌壟斷。早在9年前,海信醫療還處于研究所階段時,就切入超聲領域,進行相關技術的儲備。彼時,中國每萬人擁有彩超的數量為2.1臺,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產品歷經9年艱苦研發,于2019年底獲得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產品涵蓋3000項功能、1200個測量項,采用全球領先的基于GPU極速并行處理的架構平臺,運算能力較傳統方案提升了一倍。
影響品質是決定超聲產品好壞的基本指標。在影像處理技術上,海信在顯示技術的多年儲備大大提升了影像的清晰度。產品能針對高頻淺表模式、腹部模式、心臟模式、婦產科模式、容積成像模式等不同使用場景的臨床需求,提供更為清晰的影像,便于醫生做出精準診斷。
影像智能化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海信超聲在二維、彩色和多普勒模式上均支持智能一鍵優化、一鍵恢復最佳圖像等功能;同時產品增加了人工智能學習技術,可深入學習和改善醫生的常用操作行為。 以基于AI技術的產科自動測量技術為例,海信 HD60可自動定位6個標準切面進行自動測量,相對于需要數步操作的傳統手動測量,AI自動測量只需要一次按鍵,即按即得。另外,采用的多普勒技術突破原有傳統血流成像技術實現原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分析,可實現更精準的血流量自動測量和更客觀的臨床評估。
作為海信布局高端醫療器械的關鍵一環,彩超產品的成功將為海信醫療未來向內窺鏡手術設備、微創手術機器人等影像設備領域進軍打下堅實的基礎。近年來,依托在圖像處理技術、顯示技術、與信息交互技術方面的技術積累,海信已相繼推出彩色多普勒超聲、醫用顯示、醫護終端、計算機輔助手續系統、閱片系統、分導診系統、以及數字化手術室、數字化手術部、遠程醫療等系統解決方案等產品。目前僅僅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就成功應用在全國100多家三級以上醫院,救治疑難疾病患者10000多例。未來,海信將進一步向中高端市場的“藍海”挺進,要盡快通過自己的努力縮短和國際高端品牌的差距,真正實現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的國產化。(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