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人就特別容易有間歇性焦慮。
看著日歷還有兩張紙就翻到底兒了,想想自己這一年沒啥大成就,反倒是快被公司榨干了。
健康奉獻給了無償加班,時間上交給了領導和報告,最后賺的大半月薪都進了房東的兜里。要是沒有周末那兩天休息,外加和朋友喝的那頓釋壓酒,真怕自己緩不過來。
說白了,上班就是成年人的一場身體與心理的修行。全員生活的都不容易,今年尤其。種種壓力只增不減,再加上疫情導致所有人事業計劃一鍵清零。
2020,因為工作而抑郁的年輕人更多了。

上個月隨手一刷微博,就瞅見一條新聞。99年的男孩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而在地鐵站暈倒,女友急忙趕到時,小伙子還強撐著擠出微笑說沒事兒,最后實在忍不住才撲進女友懷里崩潰大哭。
今年的數據顯示,現在全球有大約3.5億抑郁癥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是因為生活節奏快,負擔重,壓力大而導致的。
甚至還有專門的一個細分叫職場抑郁癥,它可能源于每一個工作不順心的瞬間:
被上司訓、被同事排擠、被公司裁員、遲遲得不到應得的升職,又或者是在你徹夜加班后,公司連個加班費都不報給你,還覺得理所應當。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察覺這種情緒什么時候就找上了自己。
十一期間我和學妹見了一面。她現在在一家外企實習。實習工資不少,可一個人也要做三個人的活。
公司全員不是比賽加班,而是不得不加班。每天2、3點才能回家,和合租的室友永遠碰不上面。
半夜四點還能收到老板發來的批評郵件,全篇嚴肅大寫字母的那種。劈頭蓋臉一頓罵,說她數據沒做好,說她給的文件不及時,說干不了這個活你就趁早走人。
八天的假期,其實就是變相居家辦公,算下來硬生生的只給放了2天。好不容易抽空回家一趟,面對的就是家人催婚和嘮叨。最后在飯桌上說急了,她只能拍筷子哭著說:“我連養自己的時間都快沒了,就不能讓我喘口氣么!”

還有奇妙的好朋友,小高。原來她在北京一家國企工作,今年因為老公的工作調動,倆人就一起去到杭州生活。
杭州沒有適合她的崗位,只能徹底換崗找工作。之前她在北京原本月薪1W,現在直接從0做起,工資只有3千。
薪資低了不少,工作壓力和原來相比只增不減。周一到周五雷打不動的按下鬧鈴,踏上一個多小時的通勤路,到達工位的同時,處理不完的工作和上司不分時間的囑咐永遠都在等著她。
雖說杭州消費沒有北京高,但她和老公要交房貸、要生活。每天想到這些事兒,小高就愁的睡不著覺,頭發哐哐掉,一抓一大把。

現在的成年人心里最堵得慌的那塊地兒,就是為了“生存”二字。
有工作的不敢換工作,再不開心也只能撐住,生怕哪天再來個意外。而剩下那部分就是因為疫情而失業的年輕人,心里遭受的苦只能敲碎了咽下去,怎么可能和家人傾訴。
去年十月我同學交了辭職信,準備過完春節再找工作。結果趕上新冠,到現在都還在家里待業。
還有疫情最嚴重那段時間,我同學被裁員了。從今年3月到現在,面試到三輪的工作機會有十幾個,可就是沒人和他說恭喜你。
這個月他房子到期,所有事情就像個看不見底的浪,一下子都涌了過來。前段時間去醫院做了個心理檢測,醫生說她已經有輕度抑郁的癥狀了。
那天他和我說,這兩天天氣異常的好,藍天白云晴空萬里,可他看著天氣越好反而越傷心。

在2020年逝去的時光里,很多人的確經歷了從未有過的困苦和壓力,失業、失戀、失財……反正失去了很多很多。
常言道:有失必有得,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抱怨生活的同時,我們不妨看看,自己又得到了什么。
雖然失去了工作,但我們卻重新認識了自己,今后我們在求職中不會好高騖遠了,有了工作只想腳踏實地好好干;
雖然失去了愛情,但我們也學會了看人,知道什么樣的人才適合自己,再遇到愛情,我們一定會好好經營;
雖然花光了積蓄,但我們更明白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以后不會再做“月光族”了,沒必要的錢一定不花;
雖然我們被迫困在家中,但我們卻與家人有了一個長長的假期,朝夕相處的日子讓親情成為戰勝一切的動力;
雖然創業遇到了坎坷,但我們在職場的風浪中卻煉就了更好的水性,再起航時,就沒有什么能打敗我們……
雖然經歷了一段磨難,但我們卻成了更好的自己,想想這些,你還會焦慮、還會抑郁嗎?老天讓我們這一茬兒人經歷了一段不平凡的日子,那就一定會讓我們獲得不平凡的人生!當未來的路開滿鮮花時,我們就會幸福地告訴自己,今天我們沒有白哭……
2020已經臨近年底,回想這一年,你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