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5日訊 近日,城陽區人民法院通過府院聯動機制,妥善化解一起涉500余人勞動爭議執行案,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見證下,向509名職工集中發放拖欠半年多的工資、經濟補償金等共計1100余萬元。

青島某橡膠有限公司拖欠職工工資等,未在規定期限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公司職工509人先后向城陽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城陽法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案件執行過程中,執行法官第一時間聯系企業所在地某街道勞動監察部門,共同做好509名申請執行人的溝通聯系、釋法明理工作。
因被執行人已停止經營,執行法官多方查找,終于找到被執行人現任法定代表人,依法送達法律文書,告知其應當履行的義務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經執行系統總對總查詢,被執行人名下除50余萬元銀行存款已被另案凍結外,未查到其他財產。同時,執行法官了解到被執行人有4萬余條規格不同的輪胎已被城陽法院查封,但這些輪胎上還有抵押權人的權益尚未實現。

為盡快實現申請執行人權益,執行法官對上述輪胎迅速啟動評估、拍賣程序,將涉案輪胎成功拍賣。但該4萬余條輪胎尚有抵押權人的相關權益。抵押權優先,怎么辦?執行法官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從情、理、法角度多次與抵押權人溝通協商,最終抵押權人同意從拍賣款中先行支付職工工資等1100余萬元,剩余拍賣款用于實現其抵押權。
該案涉及人員多,受理案件后城陽法院第一時間與相關街道部門溝通聯系,做好當事人安撫工作,同時對被執行人采取財產查控措施,迅速啟動對被執行人財產的司法處置程序,成功拍賣并將案款全部執行到位。執行法官多次與抵押權人溝通協調,最終確定分配方案,及時將案款發放給申請執行人,實現“案結事了人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史瀟濛)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