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11月28日訊 樓山后河作為李滄區的一條主要河流和市區的主要防洪排澇河道之一,備受市民關注。近日,市民穆先生撥打本報輿論監督電話為整治后的樓山后河上游景色點贊。
近日,記者前往灣頭社區附近的樓山后河上游探訪時看到,河道兩側被改造為親水公園,雖然因為冬季少雨,河道內水量不足,水生植物已被清理,但河道兩側種植的樹木葉子或黃、或紅,呈現一片多彩的秋日景觀。很多市民沿河散步,賞景拍照,享受河邊的美麗秋景。
記者了解到,樓山后河發源于丹山、圍子山,流經灣頭、東南渠、樓山后,穿過環灣大道向西匯入膠州灣,全長6.64公里,沿途有大小支流10余條匯入,是青島市區最大水系之一。
此前,因樓山后河河道上游為自行開墾的耕地,河道縱坡較陡,行洪斷面不足,沖刷嚴重,水土流失現象明顯,存在嚴重的防洪安全隱患。近年來,李滄區實施了樓山后河上游綜合治理工程。記者從李滄區相關部門獲悉,在河道整治過程中,建設單位沿線共建設攔水壩17座,親水景觀橋5座,綠道4000余米,景觀樹種采用了大量的雪松、櫻花、榆葉梅等鄉土植物,在河床底部種植蘆葦,荷花等耐水植物,增加鳥類、魚類活動的濕地空間,在河道中適當穿插小徑、橋梁,形成景觀豐富、形態各異的親水環境,恢復樓山后河水濱生態系統。(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