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嘉賓:
姚長起:青島永寧路小學校長、黨委書記。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教師,先后獲青島市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青島市教育管理工作先進個人、青島市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李滄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李滄區優秀教育工作者。

王克偉:青島五十八中正高級心理教師,山東省教科院高中心理兼職教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全國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青島市拔尖人才。

有了老二,老大像變了個人
我家老大今年上四年級,自從上個學期開始,老大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僅學習成績退步明顯,還不時與同學發生沖突。我家老二現在一歲,因為要照顧老二,我對老大的關心程度不夠,但沒想到他會變化這么大,我該怎么辦?
姚長起:從老大發生變化的時間節點上來看,老大對老二的到來,一開始是接受的,至少是不排斥的。問題在于家長要照顧老二,對老大的關心程度不夠,老大內心產生了失落感。要改變這種情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與老大做一次深入的交流。四年級的孩子,應該可以與父母進行一定層次地交流了。注意是交流談心,不是批評教育。通過談心,弄清楚、確認老大發生變化的原因。比如把同學沖突問題作為切入口,引導鼓勵老大說出發生沖突的原因,家長再分析原因背后的原因。
二是要通過細節調整老大心態。 10歲的孩子,對于父母將主要時間用在照顧老二身上,是有一定的接受能力的。但家長要讓老大感受到父母雖然陪伴自己的時間短了,但愛沒有減少,和老二比起來,甚至是更愛自己的。比如,在家長夸贊老二的時候要把老大也“拉進來”夸,“和老大一樣聰明”;家長只要是給老二買禮物的時候,一定要有老大的;周末多帶老大外出活動等等。
三是讓老大參與到對老二的看護中來。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時機,讓老大獨立看護老二。讓老大參與到老二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適時進行激勵表揚,特別是對著外人表揚,老大就會產生成就感。當然,改變不是一天發生的,只要家長細心、耐心、用心,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孩子就會順利調整好心態。

雙胞胎能“齊頭并進”嗎?
我家倆孩子是雙胞胎,同在一個班,但學習成績差別挺大,一個學習好,一個學習差,我就搞不明白,同樣是老師教,買的輔導書也一樣,怎么學習成績會有這么大差距呢?有什么辦法讓兩個孩子“齊頭并進”?
姚長起:這個問題家長所焦慮的主要還是“學習成績”這一個方面。從中有幾個問題需要明確:一是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唯一。優秀的孩子可以是不一樣的優秀,雙胞胎也不是說就一定要“齊頭并進”。
二是父母要樹立科學的育兒觀,防止偏愛和盲目比較。教育學家認為:“兒童比黃金更為珍貴,但比玻璃還脆弱。 ”沒有必要對兩個孩子進行橫向對比。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不同,可能兩個孩子的優勢不一樣,即便是雙胞胎。家長每一次拿學習好的來比學習差的,都是對學習差的孩子的一次內心的傷害,傷害多了,學習差的孩子就會“習得性”無助,就會越來越差。
三是掌握一些學習心理與學習策略。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進行正確的歸因分析,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都能導致學習成績的差異。雙胞胎,又在一個班,學習上有太多的便利條件,應該利用好。兩個人就是一個學習小組,兩個孩子應該都有相對優勢學科,來當老師,互相講給對方聽;互相布置題目、批改。如果學習成績差異較大,可以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兩個人分層次學習……要從小的方面開始,逐步提高學習差的孩子的自信心。
兩孩家長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
老大今年上初三,需要一個更安靜的學習環境,但是老二今年3歲,精力旺盛,總喜歡過去搗亂。現在孩子都講究個陪伴式學習,要照顧老大學習,陪伴老二的時間精力就不夠。對于兩個孩子的家長來說該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
王克偉:初三的孩子,已經處于青春期,成人意識開始出現,希望自己獨立做事,也希望自己的隱私得到尊重。初三孩子遇到困難向父母求助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幫助,沒有必要對老大付出過多的時間監督、控制或陪伴。老二只有三歲,依戀媽媽,安全感自主感正在形成中,需要媽媽特別的陪護和關心。三歲多的孩子,這時最明顯的是運動功能的發達,所以看起來精力旺盛。
對于上初三的老大,家長不要過多干涉,初三學生成績不一定穩定,學習壓力很大,家長不要糾結于孩子成績的起起伏伏,穩定自己的心態,少一點嘮叨,重點是做好后勤工作,做好可口飯菜,準備好牛奶水果等,多鼓勵,多表揚,培養孩子備考的良好心態。對于三歲的老二,陪他游戲,陪他吃飯,陪他說話,讓老二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耗費的時間較多屬于正常。
另外,建議家長注意培養倆孩子的感情,每周找時間讓老大單獨陪陪老二,如果老大耐心很足,陪伴老二玩得幸福快樂,表揚倆孩子,尤其表揚老大,感謝老大的付出。
如何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我家倆孩子相差3歲,姐妹倆好起來真好,打起架來也是夠狠,整天給她們倆有判不完的官司,搶電視遙控器、搶零食,搞得家里是雞飛狗跳,有什么好的辦法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王克偉: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孩子適當地相互競爭。這里的風險在于孩子年齡太小,安全感形成無法保證,必須有家長監督和適當控制。父母可以把孩子培養成和諧生存的互助者。只要老大照顧老二,給予表揚獎勵,反過來老二呵護老大,也給予表揚。老大老二和諧游戲,父母要一起擁抱親吻,一起獎勵。有什么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有的家庭內部成員地位平等,夫妻恩愛,孩子們也會謙讓,有爭搶的時候,父母也會以和平的方式化解,久之孩子的爭搶吵架意識減弱,與人和睦相處的意識就會增強。如果父母有一方比較強硬,家庭內部商量少,吵架多,指責多,孩子安全感不足,就會學著以爭吵的方式保護自己。理解孩子,爭搶很正常,爭搶也是一種交往方式。父母想把孩子培養成和諧的互助者,必須及時表揚孩子們相互之間的幫扶,激勵他們的和諧共處,同時創造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們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成長!(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掃碼參與讀者互動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