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方都不可能單方面改變現狀。土耳其希望重振因對外戰爭負擔和新冠疫情打擊而疲憊的民心。
作為東地中海的“老冤家”,土耳其和希臘近段時間的劍拔弩張已經極大吸引國際社會關注。5月23日,希臘宣稱大約200名土耳其士兵突然占領麥利索的埃夫羅斯河東岸的費雷斯養蜂場。希臘軍方馬上派出數倍特種部隊包圍土耳其軍隊并要求土方撤軍,遭到拒絕后雙方均懸掛起國旗對峙。
土耳其方面表示,之所以侵入希臘領土是因為希臘此前擅自在兩國有爭議的約1.6公頃土地上展開調查,希臘方面則認為調查沒有問題。為防止土軍進一步入侵,希臘軍方出動超過5000名軍人及包括“豹-2”主戰坦克在內很多裝甲車輛將土軍包圍。土耳其方面也不甘示弱,很快派出1000人左右特種部隊前往支援且屢次實施挑釁性越境。
雙方邊界對峙尚未完全結束,海上又發生摩擦。據希臘媒體8月報道,一艘土耳其資源科考船在土軍軍艦護送下進入希臘宣布的專屬經濟區進行資源勘探。希臘方面隨即提出抗議并出動軍艦試圖攔截,而土耳其的護送軍艦則直接阻攔希臘驅逐艦,使之不能接近科考船,雙方氣氛十分緊張。為向土耳其施加軍事壓力,希臘向距土耳其海岸2公里處的卡斯特羅里佐佐島派遣駐軍。此舉惹怒埃爾多安,他怒斥希臘這是“海盜行為”并威脅不會允許此類事件發生。
為彌合兩國分歧,德國外長馬斯率先前往土耳其進行斡旋,不料土方態度非常強硬,不僅拒絕接見還表示“一步不會退讓”。這種態度引發北約國家普遍不滿,歐盟已經公開宣稱土耳其勘探行動違法。而據福布斯新聞網站8月26日報道,阿聯酋決定向希臘特里克島派遣2至4架戰斗機與希臘空軍舉行聯合訓練演習。此外,法國也欲派遣兩架最新的“陣風”戰斗機前往特里克島參與演習。同時,法新社9月10日報道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科西嘉島主持召開南歐七國集團峰會前特意強調“北約盟國土耳其已不再是地中海東部的合作伙伴”,土耳其國際環境空前惡化。
多數評論認為,希臘與土耳其此輪沖突的核心是東地中海能源控制權。有專家預測,東地中海能源儲量可能不次于里海或波斯灣,這對周邊國家而言無疑非常有吸引力。但實際上,早在21世紀初,東地中海就已經勘探出巨大能源儲量,可這里與環境封閉的波斯灣與里海不同,島嶼林立,水下地形復雜。即使拋開國際紛爭,想進行開采難度也很大,所以能源注定只是雙方爭執的噱頭而已。
綜合希臘與土耳其近段時間一系列舉動不難看出,雙方雖調兵遣將但并沒有真正動武的意愿。土耳其即便一度拒絕斡旋,可還是于9月13日接受歐盟提議召回“奧魯奇·雷伊斯”號考察船。希臘外交部也馬上跟進,同意恢復與土耳其的試探性會談。10月初,土希兩國還在北約總部舉行的軍事代表團會議上就東地中海局勢達成“一般原則”共識。直到近日土耳其考察船再次回到爭議海域,雙方接觸方暫停。而根據現實情況分析,雙方發生直接軍事沖突概率也很低。希臘深陷經濟衰退自不必說,土耳其雖綜合國力占優但軍隊主力被牽制于南部邊境,再加上于利比亞和阿塞拜疆的大規模投入,可用于正面沖突的力量很有限。
事實上,無論是希臘還是土耳其都很明白,現有條件下單方面改變現狀幾乎不可能,但他們都需要這樣一場“紙面上的沖突”。希臘需要借此轉移國內社會對長期經濟失敗的關注及歐盟控制希臘財政的不滿,土耳其則希望重振因沉重對外戰爭負擔和新冠疫情打擊而趨于疲憊的民心,這也是造成雙方搖旗吶喊卻謹慎維持不開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撰稿 、播音 張屹)
責任編輯: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