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省、市新舊動能轉換工程的精神和要求,助力文化強市的戰略目標,實現產城融合發展目標,2018年底,青島廣電影視傳媒集團以中央商務區龍城路39號二十二世紀大廈為載體,建設以青島為基點、輻射省內周邊的文化科技產業聚集高地。

廣電集團聚合廣電優質企業與集團總部核心資源入駐園區,以媒體資源為引導、專業配套為支撐,吸引了國內眾多優秀企業加盟入駐。園區充分發揮規模產業的影響力、聚心力和輻射力,做優、做大、做強文化科技產業,努力打造總部經濟聚集地,逐步形成文化、媒體、網絡、科技產業的資金、資源、人才高地,推動青島市文化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
自2019年6月,廣電產業園正式運營三年來,始終遵循優質、高效、迅捷建園理念,不斷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環境。通過自帶流量的以媒招商,細雨潤物的以情聚商,鮑子知我的以商引商,逐步完善園區產業鏈條,搭建“融媒體節目制作平臺”、“媒體大數據平臺”、“文化惠民服務支撐平臺”、“園區金融服務平臺”、“雙創人才孵化平臺”五大平臺。

同時,園區不斷強化“店小二”服務意識,為企業家和入園企業提供完善的貼心服務,讓企業時時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感覺。為構建客戶一體化服務體系,園區引進“五步一法”服務理念,既通過認識客戶、了解客戶、幫助客戶、理解客戶、感動客戶五個關鍵步驟,把滿足客戶成功需求,作為出發點的服務法則,貫穿到各個服務環節中。園區設立了“一專多能型”服務聯絡專員,定期深入企業進行走訪調研,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企業的每一個訴求“有去向、有著落、有解決”。
對企業提出的幫扶需求層層分解,對接相關部門進行統籌協調。對政府出臺與企業相關的新政策法規,及時向園區企業傳達解讀。為方便園區企業落戶,推出了工商注冊、銀行開戶等“一站式服務”,為企業節省了時間又簡化了流程。
此外,園區采取多種方式積極為園區企業搭建服務橋梁,經常舉辦“企業家沙龍”、“企業家聯誼會”、“企業文化交流會”等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加深了園區企業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了企業之間的黏性,開啟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的內循環模式。

截至2022年10月,園區已引進省內外企業139家,其中文化、科技企業10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1家,園區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14項,在融媒體大數據、4K、5G、VR、AR、數字孿生等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園區內廣電電商公司已參與完成數十家市、縣、區及行業融媒體中心建設,形成了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意義的標桿項目;中華美食頻道擁有自主節目版權2100小時,對展示中國形象、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發揮了較大作用。園區匯集了眾多實力雄厚、技術領先的企業,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一個以文化科技、數字創意、融媒體技術研發、文化金融為核心的創新資源集聚園區已經形成。
2021年9月,廣電產業園被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聯合認定為首批山東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22年5月,廣電產業園被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認定為青島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廣電產業園將不斷完善優化產業環境,深入挖掘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潛力,牢固樹立為企業服務的觀念,培育園區新形態建設的思想源泉和發展活力,打造青島地區文化科技與科技創新的“沃土”,為廣電集團乃至青島市文化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驅動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許諾)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