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因為效益不好,讓我待崗在家兩個月了,一直不給工資,我該怎么辦?”職工李某在三里河市民廣場公益法律服務點向律師提出咨詢。
“按《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待崗有著嚴格的施行條件,企業經營困難是客觀原因,與您本人無關,公司應該給予您經濟補償。”律師仔細查閱相關規章制度,悉心解答了李某的問題。
在膠州市總工會、膠州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與律師的協助下,經過仲裁,裁決該公司支付李某兩個月待崗工資。
為落細落實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和職工隊伍和諧穩定工作,扎實做好職工維權服務工作,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有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膠州市總工會發揮市總工會職工法律服務中心龍頭牽總作用,強化工會、人社、法院、司法四方聯動建立深層次合作機制,與人社部門、人民法院分別建立“雙向維權聯動機制”,設立對口職能部門組成的協調辦公室,建立人員互聘、工作例會、定期通報、案件受理聯動機制。成立聯合調解中心,建設職工維權勞動仲裁“工會派出庭”,邀請人民法院20余名法官入駐坐班,實現調解、仲裁、訴訟的有效對接,簡化法律維權調解程序,節省職工維權時間和成本,提高維權效率。同時通過建立市、鎮街、村居三級覆蓋鏈條,實現了職工勞動糾紛“閉環式辦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構筑“一刻鐘”維權的便捷高效服務圈,為職工群眾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層次的法律維權服務。
項目建設以來已經召開聯席會16次,培訓基層調解員264人,通過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累計支出法律援助經費85萬元,調解員、仲裁員、法官參與指導調解 1635 件,1226 件在訴前實質性化解。今年以來,共計為293名職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案件調解率58%,職工滿意度100%,累計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568萬元,切實履行了工會竭誠服務職工的職責,收到了調處矛盾、化解糾紛、促進和諧、保障發展的良好效果,切實維護了勞動領域政治安全。
“在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服務專業化、溯源前置化、維權全鏈條,事后維權向事前防范延伸,延伸后維權鏈條,突出“跟蹤服務”,徹底打通維權“追后一公里”。為每名維權職工建立維權檔案,精準開展困難救助、心理疏導、技能教育、學歷提升、再就業創業等個性化服務。同時加大宣傳引導力度、信息化水平與調解員培訓水平,進一步降低職工維權成本?!蹦z州市總工會法律服務中心張鵬信說。(通訊員 宋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