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1日訊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幫我解決了這么大的難題。”拿到工資的張大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近年來,面對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多發態勢,膠州市人社局探索符合本地基層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特點的新機制,打出一套“重調、快審、慎裁”的“組合拳”。
“重調”讓勞動仲裁更有“人情味”
“沒想到這么快就把問題解決了,真是神速。”拿到工資的初先生感慨道。十幾天前,初先生等21人集體反映公司拖欠工資。辦案人員發現部分申請人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因為舉證困難面臨敗訴的風險。
對此,膠州市勞動仲裁院在不踩法律紅線前提下,對于證據收集困難、事實不清的疑難案件,創新“一案雙審”的調解模式。“背對背”審查申請人訴求和用人單位提交的要素調查表,全方位提煉要素事實,發現爭議焦點。對于當時雙方承認的要素事實予以確認,重點對爭議焦點進行調解。“背對背”集中力量啃下“硬骨頭”,再讓當事人“面對面”坐到一起協商,從受理到解決僅用15天就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握手言和。
“快審”跑出糾紛化解 “加速度”
新冠疫情催生出“不見面”服務模式。膠州市勞動仲裁院積極探索“不見面”送達,簡化送達模式,探索實施網絡微信、電話和郵寄送達,所有簽字確認程序通過電話告知預送達,網絡微信留痕,或郵寄送達,待條件合適時一并確認。從申請到立案、到開庭到最后收到裁決書“跑一次腿”,真正實現“一次辦好”,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為穩定疫情期間的勞動關系,膠州市勞動仲裁院還開啟勞動仲裁主播模式,多次邀請法律專家律師做客直播間,線上答疑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和企業搬遷安置成本控制等問題,實現與400余家企業“云”上互動,截至目前已實現化解網上投訴400余件。
“慎裁”讓法治陽光照亮每個角落
“有了法律專家的幫助,真的是太方便了。”說這話的是一位臨近退休的大姐,因為上了年紀,子女又不在身邊,自己一個人申請勞動仲裁格外吃力。為幫助這部分群眾維權,該院積極與膠州市司法局對接,將法律援助搬進勞動仲裁大廳,邀請專業律師和法律專家參與勞動仲裁全過程,擔任兼職仲裁員,從受理立案到裁決合議推行規范化、專業化和法治化建設。同時,為縮短庭審時間,該院探索嘗試庭前證據交換,當事人有備而來,開庭時不再“一頭霧水”,實現陽光辦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劉靜靜 徐孝存)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