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1日訊 “不但顏值高,還富有內在美,實實在在地讓市民如廁享受星級待遇。”今年以來,膠州市建設局環衛處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考核標準,結合每座公共衛生間的實際情況,強化細節,對標整改,通過“找短板、明責任、抓落實、回頭看”等工作方式,在衛生保潔、文明服務、配套設施等各方面進行了全面提升,這些點綴在路邊街角的精品公共衛生間,不僅為廣大市民帶來精致體驗,更提靚這座城市的文明氣質。
精細建設打造城市新名片
公共衛生間作為城市不可缺少的公共設施,直接折射出為民服務的用心用情深度。從年初開始,膠州市建設局環衛處即對市區31座公共衛生間進行摸底排查,針對每座衛生間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查缺補漏,做好信息采集、維修維護、設施更新改造等各項工作。同時,重新粉刷振華小學、鄭州路、揚州路等衛生間的內外墻壁,更換洗手盆、鏡子、蹲坑和隔斷,整改地面。給無障礙坡道衛生間安裝不銹鋼扶手,加裝緊急呼救器,配齊特殊的坐便器、高低洗手盆、嬰兒護理臺、兒童安全椅等設施,真正方便老年人、殘障人士、兒童等群體,還從民眾的需求出發,在衛生間醒目位置張貼“文明如廁”“環保小貼士”等溫馨提示標語,體現著管理的溫暖。
據介紹,對市區所有公共衛生間按照國家一類和二類標準配套建設了管理間,里面統一配齊的床、桌、椅、儲物柜等生活設施,配備電飯煲、餐具等生活用品,讓管理人員吃飯休息不用奔波,有了“歸屬感”。選擇杭州路、揚州路等4座衛生間配套建設“公共衛生間、環衛工人驛站、生活垃圾轉運站”三位一體多功能衛生間,室內配齊空調、電水壺、醫藥箱等生活必需品,不僅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在周邊工作的道路保潔人員也有了歇腳的場所。
在公廁改造時,還對傳統的機械通風系統也進行了改良,使異味以最短的途徑和時間進入排風系統,避免在衛生間內擴散;設置蹲式與坐式兩種便器,增加女性廁位的比例。如今的公共衛生間,無論是在溫暖精致的服務上,還是在新穎別致的品質上,它的功能不僅僅只是解決單一的“內急”,它更像是一張城市名片,彰顯著亮堂大氣的文明底色。
精細管理下足繡花功夫
在衛生保潔管理方面,膠州市建設局環衛處按照城市公共衛生間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對每一座衛生間都安排1-2名保潔員專人值守,實行專人、專項、定崗、定責全天候精細化管理,對植物園、火車站等4座人流量大的繁華路段衛生間實行24小時晝夜服務。
在衛生保潔上推行“統一標準、專人管理、跟進保潔”作業模式,實行“四查、三清、二洗、一消殺”的精細化作業法,要求地面清掃、溝渠清掏、蹲位清理“三清”徹底,便器沖洗、臺面擦洗“二洗”及時到位,每日消殺除臭全面,廁位“一客一保潔”、紙簍污物不超過1/2,只要有人用過廁所,立刻進行跟蹤清潔,定時消殺滅菌,對洗手臺、墻面、地臺上的水漬及時擦凈,隨時保持廁所內外的整潔清爽。每天由專職督查人員采取“看、摸、聞、聽”工作法進行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切實達到“六無、四凈、二通”的衛生質量標準。
為讓市民更容易更便捷地就能找到公共衛生間,今年,根據國家文明城市復審工作要求,膠州市建設局統一制作并在醒目位置補裝了30余個導示牌,確保市民需要時能隨時找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史群 張佳 文/圖)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