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2日訊記者自市北區文化和旅游局獲悉,今年以來,市北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緊密圍繞居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著力六大亮點工作,努力探索新型服務形式,創新搭建各類活動載體,著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水平,廣泛搭建了群眾樂享的文化舞臺,豐富多元化文化娛樂元素,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
居家活動多:200余場文化服務上“云端”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廣大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沖擊。但在市北區,小馬教唱、老周教畫......許多“民間藝術家”們搖身一變,成了“網課老師”,市北居民只需關注市北區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眾號或者各文化館、圖書館、街道文化站的各類網上平臺,這些“云端”文化服務就能唾手可得。
據了解,今年以來,市北區文旅局積極組織區各文化館、圖書館、街道文化站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持續向居民朋友輸送文化服務,陸續開展了“市北藝時光線上云課堂”“‘閱讀在市北,幸福伴我行’云閱讀”“一人一藝”民間才藝線上大比拼、“拼搏在春光里”線上音樂會等各類“云端”文化服務二百余場,提供了美術、書法、聲樂、舞蹈、茶藝、瑜伽、廚藝、朗誦等多種線上文化藝術課程,參與群眾20萬多人次。同時在“市北區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眾號平臺上設立了“疫情知識大闖關”“文化慕課”“名師講壇”等文化惠民線上服務版塊。
除了“網課”,市北區文旅局還試水“網絡直播”,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舉辦了優秀非遺項目云直播活動,將市北區26項非遺項目通過直播平臺進行了集中展示,平臺瀏覽量達15萬次。面對疫情,市北區文旅局及時轉換“賽道”,不斷豐富廣大居民的居家“抗疫”生活,實現了文化服務“不打烊”。
文化送門口:940個文化網格精準服務
市北區作為青島的老城區,人口眾多,文化需求更加多樣。隨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的持續開展,市北區940個網格承載起了越來越豐富的服務功能,讓“文化進網格”成為今年市北文旅部門重點著力的課題。
為了不斷推動文化服務進入網格,開展“微文化”定制服務,持續打造“文化在身邊”服務品牌。通過“一張調查問卷、一場討論活動、一份服務清單”的“三個一”工程,為“文化進網格”的服務針對性和精準度提供支持。依托“黨群e家”服務平臺,開展《市北區“文化進網格,為您送服務”居民文化生活需求調查問卷》征集活動,共收集需求表2萬余份,為文化定制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撐;依托“基層大走訪”,積極組織干部居民開展“文化大討論”活動,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依托“大數據”分析,精準采集居民群眾的文化服務意愿,列出文化服務“清單”。
有了“清單”,更要有一支龐大的文化骨干隊伍來執行。今年來,市北區文旅局不斷發掘社區網格中具有文藝特長、有熱心有責任的居民群眾,積極組建“民間文化網格”隊伍,發動周邊的鄰居朋友組建歌唱、舞蹈、書畫、攝影、器樂、閱讀等各類興趣互動小組,開展場地條件不限、參與人員靈活、文藝形式多樣的文化互助活動,讓“文化進網格”更具持久性和生命力;同時組建提升社區網格文化素質的“文化講師團”,策劃開展“文化大比武”等各種文化門類的“微服務”、評比選拔、文藝培訓及文化創作等活動,培育基層文化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努力提高居民群眾的文化素養,推動“民間文化”的健康長期發展。
服務更優質:100場公益演出“悅動市北”
文化服務有數量,更要有質量。為了讓不同文化需求的觀眾們免費欣賞到優質演出,今年市北區文旅局推出 “悅動市北”文化惠民項目,采取“大小結合”、“高低有致”的方式進行創新,讓100場公益演出普惠不同受眾居民。挑選有廣場條件的街道社區送上48場老少咸宜的綜合類“納涼晚會”,將12場年輕人喜歡的“音樂微演藝”送到街頭,精選40場兒童話劇和“馬向陽下鄉記”等高水平劇目演出走進公益劇場。
今年,市北區的公益培訓也“移步換景”,為保證群眾較為優越的文化體驗感,今年的3000節公益培訓引入了社會培訓資源的共享共建,從社區教室的單一“場景”,擴展到多個培訓“場景”中去,讓居民群眾可以感受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培訓體驗。通過社區教室、培訓機構互動的方式,將3000節精品公益培訓送到市民身邊,滿足了居民們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服務需求。
開創新模式:50場文化市集輻射街區
為了推進文化活動與群眾生活的互動融合,解決群眾文化活動參與率、感受度不高的問題,今年,市北區文旅局探索建立“網紅+街區+居民生活+線上線下聯動”的群眾文化服務新模式。
從8月份開始,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市北區開展了50多場“薈文化﹒悅生活”街區文化集市活動。通過設立文化市集、文娛互動、以物置物、網紅砍價、志愿服務等板塊活動,組織文創企業、非遺匠人、表演團隊等向居民進行展示展銷,發動、吸引居民主動展示、交易、分享自己閑置的文化生活用品和文創作品,增強社區群眾參與感、獲得感和對文化的感受度。創出“薈文化﹒悅生活”市北特色文化生活品牌,營造出“市北生活比蜜甜”的具有“煙火氣”的群眾文化生活氛圍。
聚集新活力:“6+N”創辦“青年節會”
為響應青島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以文化力量提升城區時尚品質,以青年活動聚集活力創新。9月下旬,市北區拉開了最有趣、最啟發、最豐盛的青年局——2020年首屆“青年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讓更多年齡階層的人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讓市北文化服務面更廣,用文化活動帶動老城區的創新活力。
活動以“6+N”的模式,通過潮流音樂節、青年文化論壇、特色文創市集、街頭極限運動等多元化的優質青年文化活動,展現市北區適合年輕人創新、創業、聚集的各個場景,加深年輕人對于優秀藝術、青年文化、城區內涵的充分理解,不斷釋放發掘年輕人的藝術文化創造力。活動著重“創新、創意、創造”的理念,通過原創LOGO、特色SLOGEN、文創產品,展示市北區時尚、潮范、國際的一面,努力打造市北區青年文化節會活動的高品質IP,讓市北區成為能夠提供給年輕人汲取豐富藝術文化養分的“集結地”和“朝圣地”。
品牌再升級:4場大比武炒熱群眾文化藝術節
市北區群眾文化藝術節作為居民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今年采取“政府搭舞臺,百姓唱大戲”的形式,真正地發動居民群眾廣泛參與,調動“民間高手”自己當演員、當選手。通過“廣撒英雄帖”,不設門檻、廣泛動員,以“一級社區海選評比、二級街道選拔推送、三級專家評審頒獎”的賽制模式,開展演唱、舞蹈、戲曲、器樂等線上線下的“草根才藝大比武”活動。
“群眾的舞臺還給群眾”,今年的群眾文化藝術節會場設在社區、街道,讓居民群眾近距離地感受文化比賽氛圍,大家演來大家評,并通過區街分別設獎、成立“草根才藝人才庫”、組織優秀作品巡展等形式,助推群眾文化掀起熱潮。(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