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7日訊 “劉教授,我的幾個朋友想讓我向您請教一下,大棚西紅柿如何防治青枯病、枯萎病、根結線蟲病?”萊西市院上鎮仇家莊村脫貧群眾趙泮東通過微信視頻方式,向青島農業大學劉更森教授請教大棚西紅柿病蟲害防治問題。得到了滿意的答復后,趙泮東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趙泮東從昔日的貧困光棍漢已成為神采奕奕的致富帶頭人。在他的帶動下,周邊群眾都紛紛學習農業科技,實施科學種植和養殖。遇到有不懂的問題,鄉親們都愿意向他打聽,跟他請教。
眼下已到年關,與往年不同,趙泮東沒有跟別人一樣忙于采購年貨。這些日子他一直住在自家養豬場旁的宿舍,化疫情危機為充電時機,充分利用這一空擋期研究、傳授農業技術。每天按時喂養生豬后,他便匆匆忙忙一頭扎入網絡養殖種植技術學習中。趙泮東上網學科技知識入了迷,研究得很起勁,時不時還跟技術員通電話請教,與農技專家溝通。周邊村民找他學養豬技術的,跟他請教種桃樹、種梨樹技術的,他都熱心交流、傳授。
“以前年前年后都忙著置辦年貨、走親訪友,農忙時就忙著干農活兒,一年當中真正研究農業技術的時候不太多。目前這種情況,正好可以安下心來好好研究一下種植、養殖技術。”趙泮東說,“我這幾年靠著學習種植、養殖技術脫貧致富了,科學種養讓我嘗到了甜頭。”
2016年以來,趙泮東不斷研究農業新技術,更換新品種,更新發展項目,與時俱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成為當地致富帶頭人。除了發展養豬、種桃樹和梨樹外,趙泮東還發展了養魚、養鴿子,發展得都很好。談及開春后打算,趙泮東說:“來年我打算申請成立合作社,依靠科技發展生產,擴大種植、養殖規模,讓鄉親們都加入合作社,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一年之計在于春。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萊西市以“網絡”為媒,以“科技”為源,抓住春耕春播發展生產前期關鍵時機,引導、幫助脫貧群眾激活產業脫貧“續航力”。
在萊西市馬連莊鎮青島扶貧產業園內,去年4月份新栽植的60畝陽光玫瑰葡萄,如今已經開始發芽結果,出穗率達到了80%以上。“現在葡萄生長正處于關鍵時期,受疫情影響,農技專家無法來現場指導,但葡萄的長勢情況卻一直讓專家們牽掛著。這幾天,專家們就通過視頻的方式查看了葡萄生長情況,對我們調節好葡萄的平衡生長、科學用藥情況進行了詳細指導。技術合作伙伴豐諾農化的技術人員,就做好葡萄施肥與我們進行了現場對接。有上級專家的科學指導,加上我們的精心管理,到了5月份就能上市一批葡萄見效益了。”青島扶貧產業園基地經理王慶波對新品種陽光玫瑰葡萄豐收充滿信心。
萊西市農業農村局還組建了“萊西蔬菜生產服務群”,全市100余家蔬菜果品生產經營組織、近百名農技推廣骨干、知名農業專家學者參與其中,用科技補短板、接鏈條、提效益。自2022年12月份以來,萊西蔬菜生產服務群組織專家集中進行了答疑活動,20多位技術專家和基地農戶通過文字、語音和視頻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我請教了黃瓜病害的問題,不到5分鐘就給解決了,給出了用藥和治病方案,太方便了!”青島祥泰蔬菜基地孟祥說。
受疫情影響,農業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面對面服務少了,為此,萊西市架起網絡橋梁,全市100多名技術人員活躍在農業產業戰“線”上,通過信息發布、網絡課堂、專家視頻、電話咨詢等方式,指導農民采用新品種、新裝備、新技術進行種養生產、防治病中害,確保生產供應出量足質優的農畜產品。到目前,已通過網絡技術指導脫貧群眾200多人次,指導農戶5320多人,充分發揮科技的引領作用,走科技提升產業發展之路。
2022年12月份至今,萊西市已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各類生產技術問題22個,轉發政策、技術指導等材料12份,協助銷售蔬菜50余噸。萊西市通過微信群把大家聚在一起,打通生產、需求、銷售、技術等各自為戰的信息孤島,組建“聯合艦隊”打好了果蔬生產、供應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程強)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