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已完成13處15棟房屋的紅瓦修復工作 截至下月底50余處修復點將全面完工
前不久,一段市南老城區的航拍視頻火遍朋友圈,鏡頭里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青島像極了油畫里的童話世界,而建筑高處的紅瓦,也被視為青島最獨特的城市符號。近日,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獲悉,為了更好地呈現歷史風貌保護核心區內的紅瓦風貌,進一步推進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完成13處15棟房屋的紅瓦修復工作,剩余40余處也正在陸續緊張展開施工,力爭今年11月底全部完工,確保居民安心過冬。
15棟老樓修復紅瓦
據悉,今年已完工的13處15棟紅瓦修復房屋分別是福山路27號和29號、龍江路36號、金口二路5號、伏龍路18號、江蘇路36號、福山路28號、金口二路19號、福山支路9號、江蘇路47號、魚山路25號、福山路36號、伏龍路23號、伏龍山路36號。
當下,我市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進展得如火如荼,老城復興的美麗變奏也正時刻上演,為了更好地呈現歷史風貌保護核心區內的紅瓦風貌,自去年起,我市啟動了“紅瓦修復工程”,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分兩批對信號山和小魚山等主要觀景點視線范圍內的“黑補丁”,采用工程手段予以恢復,從而讓老城區更加活力時尚方便溫馨。
此次修復工作按照“不改變建筑物歷史原貌”的原則,分類實施修復。目前,首批進行紅瓦修復的6處10棟建筑已于去年順利完成,主要包括觀海一路10號1號樓、2號樓、3號樓,金口一路6號、金口一路8號1號樓、2號樓,龍口路34號,福山路24號,福山路24號甲,棲霞路5號戊。今年啟動的第二批50余處房屋紅瓦修復工作也正火熱施工中。
刷新老城區“主打色”
雖時至深秋,但正午的陽光仍十分強烈。
在龍江路17號甲,工匠們順著斜梯熟練地爬到樓頂,他們腰系安全帶,上身前傾著半跪在屋頂斜坡上,將蓋瓦按照順序相互咬合地依次鋪設。在他們身后,新鋪上去的瓦頭平整落榫,瓦片色澤油亮艷麗,十分美觀。
回溯紅瓦在青島的歷史沿革,要從120年前說起。彼時,租借地《城市規劃》明確規定此后建筑屋頂不再使用瓦楞鐵,一概改用紅色陶土瓦,由此奠定了青島百余年的城市基調和老城區主打色。 “由于年久欠修,近年來不少老建筑房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滲漏、開裂等問題,部分住戶及使用單位未按照規定進行維修,在紅瓦屋頂上整體或局部粘貼雜色防水層,嚴重影響了城市風貌。 ”市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主任李鋒介紹。
為此,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在去年對八關山、觀海山、信號山等13個歷史文化街區及奧帆周邊進行了全面普查,并通過衛星圖片分析、無人機航拍和實地勘查等方式,在研究范圍內經過進一步分析研判和復查核實,從而確定需要修復的房屋范圍。
“提高紅瓦質量”和“增強歷史風貌效果”是此次工程啟動之初便明確的兩大目標。據李鋒介紹,為了規范紅瓦制作標準,工作人員分別趕赴日照莒縣、臨沂蒙陰等地的紅瓦生產廠家進行調研考察,明確修繕瓦材選用標準,同時進一步完善修繕施工導則,加強對專業施工隊伍技術人員的培訓,為歷史建筑保護管理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新瓦的樣式、顏色都與原先保持一致,質量則更優,使用年限也更長久。 ”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紅瓦修復的目的絕不單單為了追求美感,還將老百姓的“后顧之憂”一并解決。在施工流程上,施工人員在揭開屋面瓦后,會將破損的防水材料和雜物進行徹底清理,重新鋪貼防水卷材,再安裝掛瓦條并進行掛瓦施工,這樣一來,老房子滲水漏雨的問題會得以有效解決。
“施工中,我們還會視情況對屋頂基層、屋面結構重新進行了檢修加固,同時更換落水管、維修檐溝、修復屋面老虎窗等。 ”據“紅瓦工程”項目施工方回憶,在之前降雨頻發的季節,他們會盡量避免大面積施工,而是采取“一坡一拆”,拆完一坡再拆另一坡,并及時鋪設防水卷材。慶幸的是,在后期入戶走訪中,均未出現因紅瓦施工導致居民家漏雨的情況。
一片片綠樹掩映中的紅屋頂固然美麗,但要想久存一方面靠定期的修復,另一方面也要靠長期的管理。今年3月,《青島市建筑外立面管理辦法》正式開始實施,其中就提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建筑外立面,違反者將處以最高10萬元罰款。管理機制的建立,將有效提升我市紅瓦的使用年限,通過動員居民廣泛參與紅瓦的維護和管理,進而提升人人有責的公民意識。
有專家認為,屋頂對建筑來說,不僅有物理層面的意義,還有社會、美學方面的意義,因而,紅瓦對青島來說,不僅有功能上的意義,還牽扯到審美和身份認同的問題。正如《青島的紅瓦是怎么來的》一書中所言,瓦片覆蓋的,就是我們綿延不斷的城市和相濡以沫的人間氣息。(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冰潔)
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我市擬出臺獎補政策
早報10月22日訊 青島政務網22日發布 《關于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以提升全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推動大數據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上率先突破。該實施細則由市大數據局會同市財政局起草,公眾可于2020年10月29日前將有關意見建議反饋至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市場配置促進和產業規劃處。
該實施細則提出的獎補政策包括對符合規劃布局,服務全省乃至全國的區域性、行業性數據中心用電給予獎補;對省級示范數字經濟園區(試點)、省級成長型數字經濟園區(試點)分期給予獎補等。其中,擬自今年起對首次進入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互聯網百強的企業分別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補。(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任曉萌)
城陽推進5G新基建打造智慧城市標桿
早報10月22日訊 10月22日,在城陽區城陽街道的5G+工業互聯網產業園項目現場,施工團隊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項目建設。這里將打造成為青島市首家5G SA智能工廠示范型項目,建成后將主要生產5G通信、工業互聯網、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5G新基建相關產品。
據介紹,城陽區與華為公司和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院合作,構建了“6+8”總體架構和“1+8+N”分級指揮架構,計劃到2022年年底,基本實現5G基站、全域視聯網、智慧燈桿、新型智慧社區和企業上云“五大智慧應用”全覆蓋,打造智慧城市建設新標桿和新典范。截至目前,城陽區已建設完成2090個5G基站,計劃今年建設2360個,到2022年年底將建成5G基站4300個,打造50個5G全覆蓋全融合的應用園區。(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通訊員 王作巖 陳浩)
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92號汽油微漲6分錢
早報10月22日訊 22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0年10月22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80元和70元。
記者從中石化青島分公司獲悉,本次調價落實后,青島92號汽油零售到位價將調整至5.54元/升,每升上調0.06元;95號汽油零售到位價將調整至5.94元/升,每升上調0.06元;98號汽油零售到位價將調整至6.66元/升,每升上調0.06元;0號車用柴油零售到位價將調整至5.14元/升,每升上調0.06元。至此,2020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呈現出“四漲四跌十二擱淺”格局。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下次調價窗口將于11月5日24時開啟。(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衣濤)
島城菊展明開幕讀書賞菊正當時
早報10月22日訊 24日,青島市第36屆菊花展將在中山公園、文化公園開幕。
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了解到,中山公園菊展將沿中山公園南門、櫻花路、銀杏路、梅花路至西門設置參觀路線,沿途布設7個展區。最具看點的中山公園南門主題綠雕,運用了山、海、帆板、圓月、祥云等元素。本次菊展總占地面積為2300平方米,布展菊花約67000盆。主要展示獨頭品種菊、多頭大花菊、國慶小菊、懸崖菊、塔菊、盆景菊以及各種造型菊,多達170余個品種,創歷屆新高。青島菊展歷經36屆,已成為島城人民金秋時節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盛宴,今年菊展恰逢青島市啟動書香島城活動,歡迎您在秋日里來公園讀書、賞菊、品味生活。據悉,本屆菊展將于11月15日閉幕。(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通訊員 元妮娜)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