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券商借助大數據手段推出智能投顧服務 并非萬能還不夠成熟
“近期白酒板塊不錯,抓緊行動起來! ”“剛把手里的醫療基金拋了,小賺一筆。 ”手余閑錢的你,理財了么?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有了主動理財的意識。無論是傳統的銀行理財、券商理財產品,還是以支付寶、理財通為代表的線上理財平臺,抑或是直接自主投資基金或股票,理財的渠道、種類更加豐富多元,選擇日益增多令人眼花繚亂,選擇的煩惱隨之而來。為此,多家銀行、券商借助大數據手段推出智能投顧服務,滿足投資者不同階段、不同風險收益偏好需求,讓理財“小白”也能得心應手。
行情把握不準需要專家相助
看到身邊不少朋友都開始投資基金,從今年3月起,28歲的曲女士也忙活起來,跟上最順暢的一波紅利,著實小賺了幾筆。然而,伴隨時間推移,曲女士發現她對手里的幾只基金產品走勢越來越不好把握。 “每天工作都很忙,沒有那么多精力研究產品、關注市場。 ”曲女士表示,拿出一大筆錢購買基金,每天都會擔心市場和行情出現變化,市場稍一出現波動,自己也像坐上過山車。 “收益好的時候,不知道啥時候是高點,總想著等等再拋;收益差的時候,不確定以后是否會觸底反彈,總想著先拿手里觀望一下。 ”曲女士說。
據曲女士透露,有一只基金高峰時自己最多可賺近7000元,但就是由于一再觀望,錯過了最好時機,導致一度出現了虧損情況,咬牙堅持一段時間后,在盈利1000多元時“見好就收”拋出了,較高峰時少賺約6000元。 “還是沒經驗‘亂彈琴’,如果能夠再觀望幾天,起碼能賺3000塊錢呢! ”雖然仍舊賺了一筆,但拋出后發現該基金又連續上漲兩天,曲女士言語間有些小遺憾。
采訪過程中,曲女士表示希望從專業的投資顧問那里得到投資建議,幫助自己進行資產配置、財務規劃,指導自己的投資行為。
與曲女士遇到類似情況的還有李先生。不同的是,面對自己遇到的投資難題,李先生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試水智能投顧。他所使用的是華夏查理智能投顧,在手機上動動手指,這款智能投顧就能隨時隨地提供服務。在查理智投的幫助下,李先生根據自己的年齡挑選了一款基金組合產品——“90后智享自由組合”,每月拿出2000元進行基金定投,開始為自己儲備養老金。
眾多金融機構發力智能投顧
智能投資顧問在“投前”階段借助算法和模型分析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制定不同的理財方案。在“投后”階段,還會定期透視產品運作情況,提供月度組合回顧和績效歸因分析,幫助投資者加深對持有產品的理解;同時綜合市場研判和組合運作情況,給出投資建議,減少追漲殺跌,陪伴投資者應對市場波動。
據記者了解,“中銀慧投”是中國銀行面向個人客戶提供的智能投資顧問服務,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預期投資期限等要求,“中銀慧投”運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資組合優化模型等,為個人客戶提供智能化和自動化的資產配置建議。 “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沒有那么多專業知識來研究股市大盤怎么走、風格怎么變,熱點是哪些?畢竟,要懂中美關系,還要懂高度專業的5G芯片,更要對新能源汽車有了解,時不時還要學習醫保政策,太難了。 ”中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中銀慧投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客戶通過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預期收益,即可根據理財需求,運用一系列智能算法、投資組合優化模型等,推薦個性化的資產配置組合,一鍵購買且定期跟蹤,解決了客戶不知如何買產品如何組合投資的痛點。
“我們這里也有智能化自動交易,客戶做出相關設置以后可以自動做T+0,還可以提前設置一些場景,比如股票打開漲停自動賣出。 ”銀河證券青島香港西路證券營業部理財服務部總監陳建林告訴記者,自家這一服務還可以提前預約幫助客戶申購新股,每周一次,一次可以將當周所有新股提示全部申購。 “還有其他的一些智能化交易,比如漲2%自動賣出,回落1%自動買回等等,可以免費使用。 ”陳建林還透露,銀河證券還在全國推出了業內較成熟的財富星業務,盤中直接提醒買入賣出股票,有具體的買入賣出價位,客戶跟買不收費,跟賣的時候視情況決定要不要提高交易費。
智能投顧并不是萬能的
對于智能投顧給人們投資帶來的變化,不少行業大佬持肯定態度。螞蟻集團數字金融CTO王曉航認為,專業理財服務門檻比較高,但是數據、算法以及算力的演進結合互聯網產品體驗,已經能夠將專業的服務更加普惠地提供到千家萬戶。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李少杰則認為,接下來的十年是投顧業務的“黃金十年”。投顧業務甚至可能更加生活化,比如通過一個手環,投資者可以隨時了解自己資產配置的變動情況,更好地判斷財務健康程度。
當然,智能投顧也不是萬能的。據島城國元證券青島山東路營業部投顧朱桂平透露,當前,網絡虛擬機器人幫助客戶提供投顧服務,這項業務在國內暫時還不夠成熟,尤其是24小時在線客服這樣的服務,還回答不了復雜問題。
時代在進步,一些“瑕不掩瑜”的問題并不能阻止各大金融機構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床坏絺鹘y的柜臺、沒有排隊的等候人群,走進網點,看見的是各式各樣的智能設備。銀行營業網點內部最顯眼的是大型智能機具“超級柜臺”,個人開卡、賬戶掛失、個人結售匯、理財簽約購買等90%以上的常見個人業務都可以在上面辦理……這是5G智慧銀行展現出的全新場景。在5G高科技的加持下,生物識別、大數據分析、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加速應用,銀行網點正煥然一新。
據統計,近年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多家銀行實現了對智慧銀行的布局和對傳統網點的智能化改造。未來的金融行業會是什么樣子?一些銀行智慧網點的布局已逐漸顯露端倪,令人期待。(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衣濤)
/ 理財幫辦 /
早報理財熱線為您排憂解難
多年來已幫市民解決投訴上千件
市民有投訴,早報幫您辦!多年來,借助第一理財欄目熱線、金融機構口碑評選平臺,青島早報已陸續幫助市民調解理財投訴上千件。如果您也遇到類似情況,可撥打電話與我們聯系。
眾多市民的理財難題獲解決
2019年12月,市民楊女士撥打早報理財熱線反映,2002年她購買了一款重疾險,需要繳費10年,每年都按期繳費,可沒想到,繳費結束后,保險公司就“失聯”了。楊女士告訴記者,從2012年到2019年,共7年時間,她投保的保險公司從未主動聯系過自己,更不用說定期的電話回訪。楊女士表示,這7年間自己搬過一次家,因為擔心保險公司寄信無法收到,就尋思著主動跟保險公司報備一下,沒想到,聯系業務人員的過程也是幾經波折。楊女士認為,保險公司有規定要定期回訪客戶,但是,這個回訪不應該隨著保費繳完就戛然而止。經過早報的積極協助,楊女士的煩心事很快便得到解決?!氨kU公司主動聯系,跟我賠禮道歉,并保證提供優質服務。 ”與保險公司恢復聯系后,楊女士第一時間將好消息告訴記者。
2015年,呂先生就股指期貨損失問題撥通早報熱線。呂先生在島城一家證券營業部開通了股指期貨賬戶,不料在使用時交易軟件突現故障,上面有關股指期貨的任何行情都沒有顯示,從而導致其損失2.3萬元。在接到呂先生的問題反映后,記者立即展開調查和維權,最終幫助呂先生追回了損失。
2014年,市民王大媽撥打熱線訴說自己的煩心事——2008年她去銀行存款時被業務員 “忽悠”,誤買了一款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后來得知退保竟要賠4萬多元本金。借助理財熱線電話,在早報介入后,這家保險公司最終與她達成一致意見,退還全部保險金。
2013年,李女士撥打熱線投訴島城某銀行——因被銀行理財經理誤導,李女士將辛苦攢的20多萬元存款全部買成高風險的基金產品,結果造成巨額虧損。經早報維權,最終銀行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補救了李女士的損失。
理財有煩心事快告訴我們
早報理財熱線(0532-82933232)持續開通,您的理財煩心事、投資難題有地方傾訴啦。有些理財產品夸大收益、保單出險理賠難、接到“股神”薦股短信……這些都是市民在理財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 “坑”。僅僅在過去的10年時間,早報理財熱線已幫助市民解決投訴上千件。無論您是在銀行、保險還是證券機構遇到虛假營銷的金融產品,還是遇到某些霸王條款,讓您不滿意,都可以撥打理財熱線電話尋求幫助。同時也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揭露理財新騙局,講述投資新故事。
如果您有相關投訴,請撥打早報熱線(0532-82933232)暢所欲言,也可給我們發送郵件 (郵箱為zbjjb@163.com),還可掃碼關注“早報第一理財”微信公眾號(zbdylc)并留言,本報記者將盡力幫您維權,為您排憂解難。(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程琦)
請掃碼關注并留言提供線索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