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3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供銷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李鵬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在線問政”欄目,就“以北方國際智慧物流港項目建設為抓手,促進區域為農服務能力提升”主題與市民互動交流。據透露,當前,總投資50億元的中國供銷·青島北方國際智慧物流港項目正穩步推進,項目一期將于年底前投入運用。建成后,將成為青島市農產品流通的綜合服務平臺,引領西海岸乃至青島地區的農副產品走向全國。
李鵬表示,依托“數字市場、智慧農批”的運營管理模式,項目將打造國內首個真正的“智慧農批”市場,在農產品大數據、價格指數的形成與發布、農產品質量源頭追溯、市場交易運管等方面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目前,中國農批大數據中心已經落戶,并實現了全國農產品信息的即時互聯互通。正在建設的智慧農批感知平臺,將通過對市場商戶、物業、設備、交易、環境等幾大功能模塊的全面管控和聯動,實現農批市場“狀態可視、物業可管、風險可控”,提高市場集散貨能力、物流能力、檢測追溯能力、金融服務能力。
未來,青島市供銷社將以北方國際智慧物流港項目建設為抓手,促進區域為農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投運后,首先將利用中國農批全國布局的資源優勢,助力破解島城優質農產品的“賣難”問題。同時,依托數字智慧新農批,把全國及進口的優質農產品集中到項目交易中心,實現直供直銷,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提升農產品流通速度,解決“買貴”問題,為調控農產品資源和物價提供保障。
據了解,中國供銷·青島北方國際智慧物流港是青島市供銷社聯合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西海岸新區供銷社共同投資建設的現代農產品流通綜合服務平臺。項目總體規劃占地370畝,分三期建設。除即將投運的一期外,項目二期將在全業態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打造進口水產品交易市場和旅游集散中心,擬于2022年全部建成運營,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水產品市場。三期建成后,將成為青島地區以生鮮為核心的商業綜合體,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節點型市場。整體運營后,該項目將達到年交易量300萬噸,年交易額200億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文/圖)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