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2月1日訊“市北區嘉興路70號的筒子樓拆除后,原地塊上建起了停車場,新增的三百多個車位有效緩解了周邊的停車難。”近日,市民劉先生在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留言,為人民路片區改造過程中通過挖掘騰空地塊潛能拓展停車資源的舉措點贊。

嘉興路70號的筒子樓拆除后,原地塊上建起了停車場。
據劉先生介紹,他所居住的嘉興路、人民路附近居民區密集,除了幾個新建小區有地下停車場外,周邊近2/3的小區都沒有配套停車場,路邊的公共停車位也捉襟見肘。
“近便的地方停不下車就只能往遠處停。有時候圖方便,我將車違停在路邊,睡覺卻睡不踏實。因為第二天移車晚了就會被貼罰單,更糟心。”劉先生說,嘉興路70號筒子樓拆除后留下的空地被建成了停車場,緩解了周邊居民停車難。

出入口位于嘉定路、人民路路口西側。
記者在嘉興路70號停車場看到,出入口位于嘉定路、人民路路口西側,停車場設有自動收費系統,實施無人管理。該停車場占地約1萬平方米,地面上鋪設了整齊的地磚,并施劃了標線,可以提供364個泊位。

地面上鋪設了整齊的地磚。
記者從停車場項目方了解到,嘉興路70號是人民路區域改造的重點地塊,院內原為6棟棚改征收筒子樓,項目方拆除了10200平方米的舊房,騰空出10500平方米的地塊。該地塊后期將調整控規作為建設用地,但在騰空入儲前尚有空窗期。為解決周邊百姓停車難題,該地塊臨時建成了停車場。
據介紹,市北區通過完善“街道+部門+國有平臺+社會力量”運作模式,利用嘉興路70號、人民路268號-276號等征收騰空地塊,新建了5處社會停車場,新增停車位485個,大大緩解周邊的停車壓力。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