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海南新聞廣播《政風行風熱線》節目近日連線萬寧市萬城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時,對方稱:“現在的刁民太多了,就是你們這些新聞媒體支撐著他們……”10月22日,萬寧市萬城鎮委、鎮政府對此事件進行了通報,責成當事干部萬城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吳珍海向《政風行風熱線》欄目及主持人進行道歉。
一句“刁民太多”,引起軒然大波。連線時,主持人也沒客氣,當眾斥責其“胡說八道”。因連線時,這名雷人官員拒絕透露自己的姓名和職務就掛了電話,網友高呼:“把他揪出來!”“看看是誰敢這么‘胡說八道’!”
數日過去之后,當事的萬寧市萬城鎮終于進行了回應,把這個雷人官員吳珍海給公布出來。在通報內容中,還責成其道歉,當地鎮委鎮政府也一同道歉。
對于吳珍海來說,道歉是理所應當的。不過,道歉管不管用,就很難說了。因為他實在“病”得不輕,假如一道歉就靈,還要問責干什么呢?
雷人雷語的背后是嚴重的官僚主義思維,暴露了對公民權益的極大輕視。試想,吳珍海此次面對的還不是前來辦事的普通百姓,而是媒體的《政風行風熱線》節目,他還能囂張成這樣,開口閉口就是“刁民”,假如面對普通群眾,那他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嘴臉?他還記得“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怎么寫嗎?
公然辱罵反映問題的群眾是“刁民”,違反了《公務員法》中的相關規定,也嚴重違背了職業道德。這個吳珍海一邊端著納稅人所給予的飯碗,一邊大罵納稅人是“刁民”,這是怎樣一種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這嚴重損害了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挑戰了老百姓的心理承受力。
另外,雷人雷語的背后,也是價值觀扭曲和權力制約的缺失。只有把權力關進籠子,某些官員才不會形成“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的錯覺。
必須重視的是,雷人雷語并不鮮見。比如,10月22日,《問政山東》第71期進入問政16市政府工作新階段的第15站——煙臺市。龍口市萬豪伊頓小區,居民入住四五年仍無法辦理房產證。在媒體記者詢問“沒有驗收的房子,是否可以交付給業主”時,龍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回答:“法律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確的,都滿意也不可能”。這樣的回答,也一時驚倒一片。
這說明在加強監督的同時,也要加強官員的公共倫理教育。尤其是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官員必須提高及時適應社會的新變化,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善待媒體,學會通過媒體積極和群眾溝通,決不能敷衍群眾和媒體,如此才能讓雷人雷語越來越少,也讓老百姓能夠耳根清凈。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