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3日訊 今天零時10分,隨著最后一榀箱梁應聲落定,累計經過10次Ⅱ級、18次Ⅲ級要點施工,由膠州市城鄉建設局負責、中鐵十局承建的膠州市海爾大道趙家園公鐵立交橋20榀巨型箱梁成功跨越百年膠濟鐵路,標志著橋梁架設的“硬骨頭”被全部攻克。
10月22日晚上10時45分,深秋的氣溫下降到4℃。施工開始給點,橋梁架設打響最后的攻堅戰。過孔、提梁、送梁、落梁、就位,架橋機和橋工忙而不亂;1榀、2榀、3榀箱梁架設緊張有序,未到點前結束時間,全部架梁提前一個封鎖點成功跨越膠濟鐵路和膠濟膠黃聯絡線。
海爾大道趙家園公鐵立交橋備受市民關注,屬于重點民生工程。原海爾大道跨鐵路立交橋始建于1991年,經過數十年損耗成為危橋被封閉,成為整條道路的“梗阻”,周邊市民出行十分不便。經過多方努力,海爾大道趙家園公鐵立交橋項目于2019年11月動工建設。
海爾大道趙家園公鐵立交橋全長409米,主橋寬32.3米,橋孔跨度40米,需要架設100榀箱梁,最大箱梁重量為164.8噸。據膠州市建設局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工程分為除拆除原跨橋梁和架設新橋梁兩部分,施工均跨越膠濟膠黃聯絡線和膠濟鐵路四股運輸繁忙線路,都需要持續進行要點施工。
“工程量很大,單就拆除既有上跨膠濟線鐵路橋一項,其中就包含4個橋墩蓋梁、8個墩柱、22片梁體,需要先將梁體解體,然后分成8組進行拆除。”中鐵十局青島公司項目經理梁曉明受訪時說,除了工程量大之外,他們還克服了工序復雜、施工組織困難多、工期壓力大、安全風險高以及疫情和汛期影響等困難,施工人員吃住都在制梁場,這樣利于工地拼搶節點工期,就是“一人當作兩人用,一天當作兩天干”。
梁曉明還提到,海爾大道趙家園公鐵立交橋施工工序交叉作業多,難度大,項目部同步采用架橋機拆梁、汽車吊拆除橋墩、繩鋸切割橋墩墩柱,同時穿插進行新建橋梁橋面系施工。今年9月11日連續進行4個夜間Ⅱ級要點施工,安全順利完成舊橋拆除任務。本月底,將完成最后4跨架梁施工,同時利用1個Ⅱ級、11個Ⅲ級要點施工加緊橋面系作業。
據悉,預計12月初,海爾大道趙家園公鐵立交橋整座立交橋將建成開通使用,這座立交橋將重新煥發生機,市民途經此處將通暢無阻。(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史群)
責任編輯:李婧菲